聂广
学位论文简述:融合数据挖掘与知识图谱技术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诊疗知识发现研究
2025-9-8 19:48
阅读:529

李萌菲. 融合数据挖掘与知识图谱技术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诊疗知识发现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5届硕士研究生论文

一、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

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临床诊疗数据,探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期间相关症状群,分析其与中医证候间的相关性,并构建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诊疗知识图谱,以可视化方式系统展示中医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知识体系,以期从中医辨证角度为临床工作者提供症状管理的依据,同时为中医诊疗知识的体系化挖掘和梳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一:通过查询2013年01月0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历信息,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疾病信息、症状信息、中医证候等资料,并使用SPSS 2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基线资料、症状发生情况及中医证候频率进行分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症状群进行提取,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对症状群提取结果进行验证;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探索各症状群与中医证候间相关性。所有假设检验均遵循双侧检验原则,以P值小于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R语言中的hclust函数对中药处方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并基于Phi进行证型—核心处方分析。

研究二:基于研究一收集的临床资料和数据挖掘结果,结合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诊疗指南、专家共识,采用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法,以实体—关系—实体三元组的形式构建中医诊疗非小细胞肺癌知识图谱,利用Neo4j图数据库进行知识存储、知识可视化展示和语义查询。

结 果

研究一:基于数据挖掘的非小细胞肺癌症状群研究及中医证候研究

1、症状发生情况:本研究共提取43个症状,各症状的发生率在0.56%~80.11%之间,其中发生率大于20.00%的有11个症状,发生率最高的为咳嗽,发生率80.11%,其次为疲乏(67.51%)、白痰(58.82%)、食欲减退(54.06%)、疼痛(52.10%)、胸闷(50.14%)、气喘(43.98%)、失眠(43.98%)、气短(42.02%)、大便干(30.25%)、口干(24.37%)。

2、症状群提取结果:在整体症状中,共提取3个症状群,分别为:病感相关症状群(气喘、胸闷、气短),胃肠道相关症状群(大便干、食欲减退、疲乏、疼痛、恶心呕吐),肺癌特异性症状群(咳嗽、白痰、咯血);在靶向治疗症状中,共提取4个症状群,分别为:病感相关症状群(气喘、胸闷、气短),胃肠道相关症状群(食欲减退、疲乏、疼痛、恶心呕吐),肺癌特异性症状群(咳嗽、白痰),疼痛—失眠相关症状群(疼痛、失眠)。

3、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发生率最高的为气虚痰湿证共172例,发生率高达48.18%,其次为气阴两虚证共100例,发生率为28.01%,气血瘀滞证共52例,发生率为14.57%,阴虚毒热证共33例,发生率为9.24%。

4、症状群与中医证候间的相关性:在整体症状群中,病感相关症状群与气虚痰湿证相关性最强;胃肠道相关症状群与气阴两虚证相关性最强;肺癌特异性症状群与气虚痰湿证相关性最强。在靶向治疗症状群中,病感相关症状群与气虚痰湿证相关性最强;胃肠道相关症状群与气虚痰湿证相关性最强;肺癌特异性症状群与气虚痰湿证相关性最强;疼痛—失眠相关症状群与气血瘀滞证相关性最强。

5、中药聚类分析:对其中166例患者的中药处方进行分析,使用频数居于前15味的中药依次为:黄芪、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党参、枳壳、薏苡仁、赤芍、甘草、黄芩、鸡内金、仙鹤草、杏仁、麦冬。对使用频数前100位的中药进行层次聚类分析,产生15个聚类:

聚类1:黄芪、白术、陈皮、茯苓、党参、薏苡仁;

聚类2:半夏、甘草、黄芩、杏仁、桔梗、柴胡、浙贝母、瓜蒌;

聚类3:枳壳、赤芍、鸡内金、川贝母、酸枣仁、郁金、防风、石菖蒲、瓦楞子;

聚类4:仙鹤草、莪术、牡蛎、麦芽、神曲、龙葵、穿山甲;

聚类5:麦冬、北沙参、五味子、百合;

聚类6:当归、生地黄、桃仁、牛膝、川芎、熟地黄、玄参、红花、天花粉、鸡血藤;

聚类7:丹参、延胡索、火麻仁、肉苁蓉、代赭石、槟榔、旋复花、威灵仙;

聚类8:白芍、桂枝、猪苓、泽泻;

聚类9:紫苏子、蒲公英、芡实、山药、乌梅、地龙、鱼腥草、葶苈子、龙骨;

聚类10:砂仁、厚朴、枳实、大黄、黄连、木香、九香虫;

聚类11:鳖甲、知母、牡丹皮、竹茹、青蒿;

聚类12:三七、芦根、桑白皮、白茅根;

聚类13:金银花、红景天、浮小麦、穿山龙、泽兰;

聚类14: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柏子仁、灵芝、百部;

聚类15:石斛、连翘、大枣、太子参、生姜、莱菔子、紫苏梗、夏枯草、苍术。

6、证型—核心处方分析:基于Phi得出四个证候下的核心处方,气虚痰湿证的核心处方为猪苓、薏苡仁、半夏、浙贝母、杏仁、茯苓、苍术;气阴两虚证的核心处方为北沙参、麦冬、枳实、石斛、龙葵、桂枝、生地黄、天花粉、瓜蒌、当归;气血瘀滞证的核心处方为赤芍、红花、桃仁、半枝莲、五味子、黄芪;阴虚毒热证的核心处方为皂角刺、竹茹、牡丹皮、桔梗、款冬花、青蒿、麻黄、瓜蒌、白果、石膏。

研究二:基于知识图谱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诊疗知识发现研究

1、基于研究一收集的临床资料和数据挖掘结果,结合肺癌中医诊疗指南、专家共识,本研究将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诊疗知识图谱的本体范围明确为疾病、证候、病机、病位、病性、病理因素、症状、舌象、脉象和中药10种概念,以及“特性为”“包含”“表现为”“病理因素为”“病位为”“病性为”“指导使用”7种语义关系,并在本体框架的基础上形成507个实体、7214条关系作为数据层,成功构建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诊疗知识图谱。

2、本研究初步构建具有“多维关系”及多跳查询功能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诊疗知识图谱,通过知识图谱的语义检索功能,可实现对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诊疗知识的梳理和层级获取,并实现对“一症多治”“一药多治”等多维隐含知识的发现。

结论:1、本研究探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期间相关症状群,在整体症状中提取病感相关症状群、胃肠道相关症状群以及肺癌特异性症状群3个症状群,在靶向治疗症状中提取病感相关症状群、胃肠道相关症状群、肺癌特异性症状群以及疼痛—失眠相关症状群4个症状群。其中,病感相关症状群、胃肠道相关症状群以及肺癌特异性症状群这两个治疗阶段中均有出现,疼痛—失眠相关症状群仅存在于靶向治疗症状中。

2、在症状群与中医证候间的相关性方面,非小细胞肺癌症状群与多种中医证候间均存在相关性。整体症状群中,病感相关症状群、肺癌特异性症状群与气虚痰湿证相关性最强;胃肠道相关症状群与气阴两虚证相关性最强;靶向治疗症状群中,病感相关症状群、肺癌特异性症状群、胃肠道相关症状群与气虚痰湿证相关性最强;疼痛—失眠相关症状群与气血瘀滞证相关性最强。

3、基于357例非小细胞肺癌真实世界中医诊疗临床数据,本研究初步构建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诊疗知识图谱,以直观的可视化方式展现了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诊疗知识体系,并通过语义检索,初步实现对中医诊疗知识的整合梳理及多维层面的知识获取,在中医诊疗知识的体系化挖掘和梳理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肺癌中医证候及其与症状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 中医学对肺癌病名的认识

    2 中医学对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3 中医对肺癌的辨治概况

    4 肺癌证候与症状群相关性研究

    5 总结与展望

  综述二 知识图谱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1 知识图谱的概念与内涵

    2 知识图谱的构建

    3 知识图谱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

    4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5 总结与展望

前 言

临床研究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非小细胞肺癌症状群研究及中医证候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3 样本量确定

    4 数据预处理

    5 统计分析

    6 伦理要求

    7 结果分析

    8 讨论

    9 小结

  研究二 基于知识图谱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诊疗知识发现研究

    1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知识特点及其知识图谱构建的意义

    2 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诊疗知识图谱的构建

    3 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诊疗知识发现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结论

创新性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聂广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50102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