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广
滇西行(5):独克宗古城与德吉林寺
2025-8-24 11:43
阅读:472

这座被藏人称为“独克宗”的古城,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它不仅是中国最大的藏族古民居群落,还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即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起伏不平,由旧石头铺成,至今石板路上还留有深深的马蹄印,见证了昔日马帮的繁荣。

据藏文记载,独克宗的名字在藏语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建在石头上的城堡”,二是“月光城”。古城的布局形似八瓣莲花,建筑材料主要就地取材,工匠们使用白色粘土作为房屋外墙的涂料。月夜时分,银色的月光与白色的古城相互辉映,宛如一颗羞涩而神奇的夜明珠,在雪域高原闪烁。

自唐代以来,独克宗古城就是滇、川、藏茶马互市的重要中转站,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五大通道之一,连接了滇藏两地,促进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茶马古道的贸易中,独克宗成为了滇藏贸易的重要集市,尤其是在雍正、乾隆时期,四方商贾云集于此。抗日战争时期,独克宗古城又成为国际援华抗日物资的地面通道,马帮运输使用了大量骡马和牦牛,将物资运往各地。

古城经历了多次重建,至今仍保留着1300年的历史痕迹。古城内的建筑多为藏式风格,街道边古朴的木屋一幢接一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居所。

古城内的主要景点包括独克宗广场、龟山公园、中心镇公堂、广场雕塑、龟山泉井、泉井古碑、色山公园、大佛寺、寺前大转经筒、吉祥胜幢碑记、民族团结碑等。此外,还有红军长征博物馆、唐卡画院等文化场所,以及展示古城历史的展览。

2001年,独克宗古城被批准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香格里拉县加强对独克宗古城的保护和修缮工作,重现古城的历史风采。

古城内的建筑主要为三跨两层土撑雕楼,屋顶为三架梁屋面覆盖木板片,房前三面筑土为墙,形成封闭的院落。正房一层通常作为牲畜圈或商铺,二层则设有走廊、客厅、火塘、储藏室、起居室和经堂。建筑整体结构坚固,但耐火等级较低,火灾风险较大。

2014年1月11日凌晨1时27分,古城发生了一次火灾事件。当地政府迅速启动火灾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了包括县党政、公安、消防、驻地武警、军分区、武装部、医院及古城管委会和当地民兵、群众在内的1000多人参与救援,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之后,尽管相关专家和管理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保护措施和工作思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之后,我们去了德吉林寺。

不过,导游介绍的葛丹•德吉林寺(霞给村)与我们亲临的德吉林寺(阳塘村)似乎不是一码事。前者是当地藏民举行盛大法事活动以及朝拜的圣地之一,也是藏目前区唯一的一座集中供奉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和藏传佛教八大教派始祖的佛像的寺庙。寺内藏经阁收藏并展示的经书《甘珠尔》108部、《丹珠尔》203部,以及《密宗集》《金刚经》和八大教派各创始人的文献等经书宝典极为珍贵,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在整个藏区都是罕见的。且寺院设有印经院,专门请来藏区老艺人,根据藏文经典流体保护的需要,抢刻最古老的手抄木刻印经版,在很大程度上积极地传承和发扬光大藏传佛教文化的精髓。而后者虽然在网上查到名字,却几乎没有明确的介绍。寺院的条件很差,一位同伴说她一辈子都无法忘记这里臭气熏天的厕所,尽管大家奉献了不少香火,却几乎没看到其他香客。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香格里拉的寺庙以噶丹·松赞林寺为首,且距市区只有5公里。它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是一座古镇规模的古堡群建筑。该寺于公元1679年(藏历第十一绕迥阴土羊年)兴建,于公元1681年(阴铁鸡年)竣工,被誉为“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的“藏族艺术博物馆”。我们2001年去的时候,花了整整半天时间。其他还有大宝寺、云登寺、归色寺、承恩寺等,网上都有介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到达德吉林寺,室内严禁照相,主要有大量绘制的佛像,导游给了非常神秘的介绍。

33

34

35

36  这是网上下载另一所德吉林寺,显然与我们看到的不同。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聂广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9890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