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星言星语和星月(415):倾听刘奶奶的故事

已有 513 次阅读 2025-8-1 21:31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7月16-31日,由黔南州博物馆、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拼花艺术传习馆核心承办的“蝶舞黔坤”民族拼花艺术展在博物馆举行,昨天是最后一天。

据说,在开幕式上,黔南州苗学会舞蹈队以翩跹舞姿精彩演绎,布依族歌手献唱原创民族歌曲,为这场文化盛宴揭开了动人序章。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卢延庆在致辞中高度肯定拼花技艺的文化价值“这门自明代传入黔南的技艺,承载着多民族交融的智慧结晶。”展览集中呈现传习馆几大成果:明代至民国的珍稀云纹样首次系统展出;刘惠敏奶奶新著的《「蝶舞乾坤」民族拼花艺术》一书出版;百余件创新作品融合拼花技艺与现代设计;隆重推出了以蝶舞乾坤、凤穿牡丹、红色蝴蝶、蓝白云纹等一系列的文创产品;联合多所高校建立的传承基地学员作品展现新生代力量。

没想到在最后一天,爷爷有感而发的提问引来了刘奶奶的关注。爷爷说:

“星言星语,考你们一个问题,这个展览起名‘蝶舞黔坤’,是什么意思?”正当我们为难的时候,一个声音从里面传出来:

“这个问题很好,想听听你们的回答!”刘奶奶出现了,就是那位在民间文艺界享有盛誉的布依族拼花守艺人——刘惠敏。爷爷只好越殂代疱:

“‘蝶舞’比喻拼花艺术黔坤’指的是贵州女性,即贵州女性的拼花艺术

“可以这么解,但不是我的原意。本来,有一个作品就叫‘蝶舞乾坤’,意思是走向世界的拼花艺术。但来这里办展览,上面要求我们体现贵州特色,于是将‘乾坤’改成了‘黔坤’。”

接着,刘奶奶亲自跟我们讲解了几个代表性作品,以及中国拼花艺术传习馆”的前世今生,还为我们签字赠书。因为她“让传统活在当下”为使命,持续推动非遗技艺走进社区工坊、融入现代生活,期望在经纬交错间见证民族艺术的破茧重生!

作为传习馆创始人刘惠敏奶奶为我们讲述了自己几十年守护历程:“当拼花技艺在工业化浪潮中濒临消亡,我们耗尽半生抢救复原几百种传统纹样,只为让每一幅作品继续诉说民族故事。”她的助理学员动情地说“在刘惠敏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中,我们不仅掌握‘化零为整’的拼花智慧,更深刻领悟到守护文化根脉的使命。”

奶奶的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她出生于山东青岛,却在独山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成长。她自幼便在母亲的传承下,对拼花艺术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天赋。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拼花对她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片宁静的港湾,是她心灵的慰藉。她用零碎的布料、丝线,拼凑出一个个美丽的图案,那是她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她说,拼花对她来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她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每当她沉浸在拼花的世界中,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喜悦和满足。

随着岁月的流逝,刘奶奶不断钻研、创新,将布依族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了一幅幅令人惊叹的作品。她的作品不仅技艺精湛,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布依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如今,刘奶奶已经73岁,她的作品早已走出了国门,登上了国际舞台。在日本、欧美等地的展览中,她屡获殊荣,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布依族拼花艺术的魅力。每一次展览,都是她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也是她向世界传递爱与和平的桥梁。

最后,奶奶不无感慨地说:“拼花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对家乡情感的寄托,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我希望你们能够关注这项技艺,热爱这项技艺,宣传这项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布依族拼花。

1

2

3

4

5

6

7

8

9  刘奶奶为我们讲解

10

11

12  刘奶奶为我们赠书签名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微信图片_20250801212520.jpg

45  开幕式之后的合影

46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96145.html

上一篇:星言星语和星月(414):参观“黔南州历史文化展”
下一篇:与Deep Seek探讨:从科学的“真善美”到医学革命(1)
收藏 IP: 220.197.12.*|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3 07: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