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海战博物馆出来,前行约500米,就来到威远炮台。它是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之一、虎门海口防务的主要阵地,也是全国保留得最完整、最有规模的古炮台之一。
炮台雄伟壮观,平面呈月牙形,全长360米,高6.2米,宽7.6米,底层均用花岗岩垒砌,顶层用三合土夯筑,非常坚固。全台有券顶暗炮位40个,沿台面上还有4个露天炮位。暗炮洞后面由一条2米宽的露天炮巷沟通,炮巷后面还有一条相距2米多的护墙,墙上设有枪眼,万一敌军上岛仍可以坚持抵抗。
炮台内围有官厅1座,神庙3间,兵房12间,药局1座,码头1个。原来炮台的东西两头各有夯顶城门1座,控制着炮台两端的通路。整座炮台背山面海,内有广阔的平地回旋,结构严谨,险要壮观。炮台现大部分保存尚好,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望历史,那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月二十六日,英军先克横档,然后集兵强攻靖远炮台。其时,岛上驻军无援,靖远炮台连同主帅关天培数百官兵与敌肉搏阵亡。靖远炮台陷落,英军调转炮位,全力攻打威远炮台,李廷钰终因弹尽粮绝,手下伤亡惨重,被迫撤退。后威远炮台被毁。二十三年(1843)再建,咸丰六年(1856)十月十六日,再次被英军摧毁,至光绪八年(1882)由总督张树声奏准修复。
我们站在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可以看到虎门大桥的壮丽景观。节日里人流如织,虎门镇组织了大量人力维护秩序,才使参观活动有条不紊。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情,体验国家安定的和平岁月,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劳动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6 1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