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康复之道

已有 5011 次阅读 2018-10-26 12:08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老同学,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康复之道

老同学经受“带状疱疹”的折磨已经三个月了,由于早期没有及时的抗病毒治疗,导致病毒对神经的侵袭经久不愈,留下了后遗神经痛的毛病。常常出现局部阵发性的灼痛、刺痛和跳痛,有时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以夜晚为甚。据说,有的患者可以持续1年以上,甚至长达数年。老同学说,真有生不如死的感觉,让我非常揪心。原以为,该病是个自限性疾病,忍一忍就过去了。没想到如此的后遗症,也是非常折磨人的。

于是,我又借助网络看看这个后遗症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下面是我根据《百度》的部分介绍编辑而成: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抑郁等情况下,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带状疱疹后遗症是指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一个月者为后遗症,是困扰中老年患者的顽痛症之一。其疼痛持续时间短则1一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一般病史均长达3-5年。带状疱疹及后遗症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患者的疼痛常是以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发作时常使患者寝食不安,大多数患者常常伴随较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其发生机理为带滞留在体内病毒侵蚀破坏神经所致。如果体内病毒及传感到末梢神经的病毒清除体外是不会有后遗症发生的,反之就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

疱疹容易遗留严重的神经痛的因素有:①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因为免疫力低下,病毒对神经造成的伤害难自我修复;②疱疹发作面积大,越容易形成瘢痕组织,增加后遗神经痛发生的概率;③急性疱疹发作早期没有给与足量抗病毒治疗(早期足量抗病毒治疗,可以最大限度限制疱疹I型病毒对神经的破坏,显著降低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④发生带状疱疹前后,罹患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尿毒症患者,后遗神经痛的概率显著增加;⑤疱疹发作时伴随全身发热等症状的患者后遗神经痛的概率较高。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表现,约有10%-25%的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可持续超过1年。有的病例疼痛甚至超过数十年。一般而言,小于40岁患者很少发生,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50%,7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75%。好发部位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肋间神经占53%,常累及2~3个肋间神经分布区,皮疹从后上方向前下方延伸,与神经分布区一致,一般不过中线。三叉神经占15%,颈部神经占20%、腰骶神经占ll%。 

一、治疗

(1)强的松开始量30mg/日口服,明显有效后(约7~10日)逐渐减量,一般可收到较好效果。

(2)去炎松混悬液1ml(10mg)加0.5%~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注射液4~8ml注入受累神经处皮下,每周1次,如肋间神经,也可注入到脊椎旁3~4cm处受累神经肋间。

(3)止痛药物,可采用卡马西平每片0.1g,初时每次服半片,逐渐增至每日3次,每次1片,止痛效果明显。但应注意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皮疹及肝肾功能变化等,房室传导阻滞病史及骨髓抑制病史者禁用。亦可应用阿司匹林、去痛片等。

(4)营养神经药物常用维生素B1口服;维生素B12肌内注射。

(5)红外线或超短波:照射患处,有助于缓解疼痛。

(6)以中药内服配合梅花针、火针、拔罐、放血疗法为主。中医外科膏药外敷,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阻滞的神经畅通。

二、注意事项

(1)及早准确的治疗,减少对机体的刺激与产生的损伤作用。

(2)注意休息,认真服药,用药期间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以及煎炒上火食物,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

(3)年老体弱的患者要防止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的病人。

(4)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过累、缺觉、打牌、看电视、电脑过久、生气发火,多病缠身、外伤、化疗、饮食不当等,都可以引起免疫力下降,影响康复。

(5)此病是自限疾病,在积极治疗后必然会越来越好,患者不必惊恐。树立必胜信念,患者脑内能分泌出一种幸福激素(内啡呔)也有强力止痛作用。

但愿我的老同学,能够通过认真落实这些措施,获得早日康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142901.html

上一篇:怀念天堂的同窗们
下一篇:请教神经性耳鸣有效疗法
收藏 IP: 223.73.213.*|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