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抗结核药用植物的种类特点及其国内外比较

已有 309 次阅读 2024-5-16 08:19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徐玉辉,孙照刚. 抗结核药用植物的种类特点及其国内外比较.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3):1582-1585

摘 要

目的:对国内和国际上有关抗结核药用植物的种类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两者差别,以拓展我国中药组方方案的研发。方法:通过国际文献检索以发现国外报道的有活性的抗结核药用植物;国内抗结核药用植物则来自于先前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及现代文献报道的分析结果。对这些检索结果进行分类后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和作图。结果:我国采用的抗结核药用植物在属的层次上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别,主要体现在百合科、毛茛科、桔梗科、玄参科和蔷薇科中几个属在国内报道较多,而国际上鲜有报道。对于具体的抗结核药用植物种类而言,国际上关注最多的是使君子科诃子属、胡椒科胡椒属和滕黄科藤黄属等属内包含的多种抗结核药用植物,而国内报道较少。结论:我国抗结核药用植物种类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别,个别属内的植物种类值得我们去做组方尝试或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大传染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估计,2017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数约1 000万,其中需要采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方案的人数多达55.8万人,而约8.5%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则是耐药更为严重的广泛耐药结核患者[1]。我国结核病耐药形势较为严重,耐多药结核病人数居全球第二,约占全球总数的13%。抗结核传统药物因结核病肆虐人类整个历史占据传统医学的重要位置[2],而现代医学又进一步促进并扩大了对天然药用植物的认识和利用[3],这对于克服耐药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具有抗结核活性的药用植物,发现我国抗结核药用植物的独特之处,本研究对这些抗结核药用植物的种类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材料与方法

1. 国外抗结核药用植物的文献检索和整理

国外对于抗结核药用植物的研究以单一植物为主。其中对于具有抗结核活性的定义在国际上并不一致[4],文献检索和剔除的原则是以原文规定的具有活性的定义为标准,尊重原文的结论。本研究以Pub Med作为文献信息的数据库,检索1979年至2019年范围内,通过输入“Plant和tuberculosis”得到2 182个文献总数,去除其中213篇综述类文献,去掉重复报告同一植物的论文,共261篇纳入分析。纳入分析的文献资料也不包括已明确来自中国的植物药论文18篇,也不包括来自海洋植物和与植物共生的藻类、真菌、细菌等原核生物。

2. 我国抗结核植物药物的文献检索和整理

与国外学者不同,我国学者对抗结核药用植物的报道主要以方剂为主,很少做单一植物的抗结核活性成分的萃取和分离。因此,本研究是在前期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进行中药组方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的药用植物进行进一步整理。前期研究报道了我国古代方药中主要的55味中药[5]以及现代文献报道的主要的30味中药[6],筛选其中非重复的植物药物55个,以此作为分析对象。

3. 数据分析方法

将前述文献中报道的相应抗结核药用植物输入Excel表,进行相应的频次统计和作图。

结 果

1. 国内外报道的抗结核药用植物所在的科(family)类

本研究纳入的全部261篇文献共包含药用植物110个科,241个属。其中排位居前的科为菊科(9.3%)、豆科(7.8%)、大戟科(4.36%)、芸香科(4.05%)、使君子科(4.05%)、唇形科(4.05%)、姜科(2.80%)、藤黄科(2.80%)、胡椒科(2.49%)、樟科(2.18%)、夹竹桃科(2.18%)、番荔枝科(2.18%)和爵床科(2.18%)(图1A)。

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国内抗结核组方中主要的55个抗结核药用植物种类进行了分析,分别属于26个科,48个属。其中居前的有毛茛科(14.55%)、百合科(10.91%)、菊科(9.09%)、芸香科(7.27%)、伞形科(7.27%)、桔梗科(5.45%)、五加科(3.64%)、豆科(3.64%)、唇形科(3.64%)、蔷薇科(3.64%)和玄参科(3.64%)(图1B)。

比较我国与国外的抗结核药用植物的科类发现,主要科类中仅有4个科(菊科、芸香科、豆科和唇形科)是相同的,而且各自所占比例的排位不同。

图1 抗结核药用植物所在的科(family)

注:A.国际上报道的抗结核药用植物所在科;B.报道的国内抗结核药用植物所在科。扇形面积表示某一科的植物种类所占所报道种类的百分比。

2. 国内外报道的抗结核药用植物所在的属(genus)

国外使用的抗结核药用植物包含属类最多的科依次顺序如下:菊科(23个)、豆科(21个)、唇形科(11个)、大戟科(10个)、芸香科(9个)、藤黄科(6个)、伞形科(6个)、爵床科(6个)、姜科(5个)、樟科(5个)、夹竹桃科(5个)和番荔枝科(5个)(图2A)。

国内使用的抗结核药用植物包含属类最多的科依次顺序如下:百合科(6个)、菊科(5个)、毛茛科(4个)、桔梗科(3个)、伞形科(3个)、芸香科(2个)、豆科(2个)、唇形科(2个)、蔷薇科(2个)和玄参科(2个)(图2B)。

1.jpg

图2 抗结核药用植物所在的属(genus)

注:A. 国际上报道的抗结核药用植物所在属;B. 国内报道的抗结核药用植物所在属。

比较国内和国外所使用抗结核药用植物科类包含属的丰富度,结果发现两者的相同之处是菊科、豆科、唇形科、伞形科和芸香科都包含较多的属。而其它几个科包含的属差别较大。

3. 国内外报道的抗结核药用植物的种类(species)

国外所用的抗结核药用植物的种类因为国家地区差异而采用不同的种类。从总体来看,属于使君子科诃子属的种类最多(12个种,包括avicennoides、bellerica、Terminalia glaucescens、brownii、horrida、chebula、laxiflora、macroptera、phanerophlebia、sericea、stenostachya和superbawere),其余主要抗结核药用植物种类所在科属依次为胡椒科胡椒属(9个种,rivinoides、cernuum、diospyrifolium、chaba、guineense、imperiale、regnellii、sarmentosum和solmsianum)、毛茛科黄连属(5个种,包括chinensis、deltoidea、teeta、japonica和japonica)、藤黄科藤黄属(5个种,包括Kola、livingstonei、mangostana、multiflora和nobilis)、芸香科花椒属(4个种,包括Capense、leprieurii、schinifolium和wutaiense)、豆科刺桐属(4个种,包括Abyssinica、indica、gibbosa和senegalensis)、大戟科大戟属(4个种,包括Ebracteolata、hirta、lagascae和platyphyllos)和菊科蒿属(4个种,包括capillaris、nilagirica、afra和ludoviciana)。见图3。

2.jpg

图3 国际上报道的抗结核药用植物种类(species)较多的属

国内所用的抗结核药用植物在同一属的种类不多,只有属于毛茛科乌头属的附子和川乌头、毛茛科芍药属的白芍、牡丹皮和赤芍以及芸香科橘属的枳壳和陈皮。

讨 论

据报道全世界大约有42万个植物种类,其中只有少数植物的生物学活性得到研究[7]。抗结核天然植物药物因其易于获得且价格便宜等而日益得到重视。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植物志》中记载我国的植物种类有301科3 408属31 142种。而文献资料中记载的我国抗结核药用植物种类较其他国家也相对较多,有近500个植物种类进入抗结核组方中。本研究对全球抗结核天然药用植物的科别(family)、属别(genus)及其种别(species)进行了分析,为结核病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参考。

本研究发现,我国采用的抗结核药用植物在属的层次上就已经存在较大差别。百合科中在我国抗结核中药组方中使用较多有百合、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等[5-6,8],在国际上却只有芦荟、洋葱和大蒜等少数与国内不同的百合种类植物得到关注[9-10]。毛茛科中的白芍、附子、黄连、牡丹皮、赤芍、乌头、猫爪草等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国际上也重视毛茛科,但是除黄连、猫爪草外,其它毛茛科植物则与国内不同[11-14]。另外,在我国应用较多的抗结核药用植物,如桔梗科植物中的桔梗、沙参和党参、玄参科中的玄参、地黄和蔷薇科中的杏仁、桃仁等在国际上报道也较少。而与我国相比,国际上关注最多的还是使君子科诃子属、胡椒科胡椒属和滕黄科藤黄属等抗结核药用植物。这些差异提示我们:根据国内外抗结核药用植物种类差别,一方面可以拓展我国抗结核中药的组方方案,另一方面可以指导我们寻找中药活性组分,促进我国的中药现代化。

本研究仅从药内用植物分类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外抗结核药用植物种类的异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虽然尽可能多地纳入文献资料,但不排除还有一定的遗漏。另外,国外对抗结核药用植物的处理和评价主要采用现代的萃取、分离等针对活性组分或单一成分进行试验验证,而国内抗结核药用植物的抗结核活性除了由植物本身决定外,还与植物的药用部位、炮制方法、药物组方的君臣使佐以及患者的个体状况等密切关联。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独树一帜,其指导下的抗结核中药治疗方案和药物种类具有明显独特之处。因此,本研究今后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药物植物种类间的关联关系,为发展新的抗结核中药组方和研制新的化学药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34283.html

上一篇:祭奠先父诞辰100周年(6)
下一篇:[转载]王锡荣:在爱荷华,邂逅94岁的聂华苓
收藏 IP: 223.74.15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2 0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