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千山万水---只有这一条才是正路
鲍海飞 2018-1-10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论述在教育这个问题上,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焦虑的,这个观点和我不谋而合。我也曾就此问题写过一些看法,有人评论说这与父母是否自信有一定关系。这的确是个很实际和很中肯的评论,如果父母不过分关注的话,也许就不会这样。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讲,父母是否自信是父母是否焦虑的一个主要因素。但父母的自信来源于哪里呢?应该来源于其所在的阶层,来源于其自身和家庭的经历,来源于社会身边的环境,更取决于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状态,也取决于对孩子的企盼等。焦虑即来源于内心,更来源于外部。焦虑的是孩子眼前的状况,焦虑的是孩子的未来。没有哪一个父母会任孩子的天性去发展,孩子需要引导和教育。在无所适从的情况下,作为普通的父母,只能看社会的大趋势了,看人家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因此,每一个家庭都会倾其所有投资于孩子的教育。而在孩子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外部环境和压力的影响,孩子的学习状况时刻影响着父母。
现在孩子接受到的教育来源已今非昔比,今天孩子的成长在学校受到的教育虽然依旧占很大的成分,但其比重越来越小。社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了。孩子在校外的学习,在学习内容、学习深度和广度上更加大了,选择也更加多样性和自由了。其实,这反过来说,学校的优势在不断弱化,学校的功能越来越弱。其根源与今天的教育规划、目标等不可分,比如招生形式、比如文理科目选择的问题、以及中考高考指挥方向等。看似灵活多样了,看似出路多了,实则与大众教育和国家之需要之大道发展越发偏离,比如,重文轻理的现象已经愈发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学校的方针和政策在把学生和家长一步一步推向了社会这一大环境当中了。象牙塔其实早已经孤零零地屹立汹涌澎湃的社会大潮之中!如今学校的优势似乎只剩下了一个名头,它是否是名校而已!相当一部分家长趋之若鹜的也就是学校这个名头了。作为家长更加忧虑的是,今天的孩子明天会是什么样?
前两天参加了一次家长会,这一次的家长会与往年有个显著的不同。往年都是各科老师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老师轮番上场,可今年却发生了变化,不仅是这几门老师轮番上阵,更有体育老师走上讲台侃侃而谈,而且体育老师一讲,在时间上竟远超过其它几个老师的演讲。重视体育也是应该的,毕竟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家长会后,我和另一个孩子的家长在回家的路上,谈及今天的感受,不由得就谈及到今天的教育是否成功的问题。谁又能给出答案呢?是孩子在初中后考入一个重点高中,在重点高中之后考上名牌大学,然后,是出国留学深造,然后是所谓的学成归来,成为有用之人,或者毕业之后找到了好工作,出书、出名,成为歌唱家、钢琴家,还是什么?
这个答案似乎很简单,但似乎又很难。说其难,似乎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说起易,其实就那么几句话。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探索,可以说走过了许多道路。走过千山万水,哪一条路是正确的?教育的正路在哪里?教育是否成功是否有个判据?
我们认为,教育是否成功,就是在学生考完试后,他(她)还会信心满满,充满了兴趣,继续拿起书去朗读;或者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寻找他(她)真正的热爱。因为,他(她)会觉得,这才是他(她)所要的追求,这才是他(她)所要的寻觅。即使在他(她)考上大学和工作后,我们的未来者他们是否还继续爱学习,我们是否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他们是否还求知若渴求新求异,他们是否还热爱仰望星空思考未来,他们是否还爱提问题爱幻想,他们是否爱和人讨论争辩问题,是否爱记笔记动手做实验,是否能够身体力行,而不是厌恶学习,厌恶看书,厌恶求知求新,只沉迷于游戏当中,而把游戏当做唯一的快乐。我们觉得,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这才是教育唯一的判据!
因此,教育不仅是传授给孩子知识,而是塑造孩子的心灵,不是禁锢和束缚孩子的心灵,而是解放和打开孩子的心灵。塑造和培养孩子有一颗自由和勇于探索探寻的心灵。当他独自一人时,面向世界,他有仰望星空遨游大海的勇气,面对自己,他能够不断觉醒和洞悉自己思想的深处,而这无疑离不开好的引渡者。
教育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有思想觉悟有良知有自律的人,他能够不断学习,自我修为,明辨是非和善恶美丑,自己去捕捉和寻找生活中的未知。教育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富于创造和思维的人,培养成一个生动不乏味的人,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一个对自然充满敬畏和探索之人。在人生之途上,走一条属于自己道路的人。扪心自问,我们今天是这样对待、教育和引导我们的孩子吗?
在教育上,我们还要走过多少条路,我们还要淌过多少条河,还要经历多少波折和曲折,才能找到一条适合我们自己前进的路?人间正道是沧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鲍海飞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8905-109410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