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
妙处与病处
2010-5-25 08:45
阅读:3916
标签:特点, 风格, 妙处, 病处


        启功先生作为一个书法家,其论书法的道理,常与谈论别的领域的问题相通。这是因为一个人要是成“名家”,就会有许多深刻的体验,这些体验属于自我,别人很难体会。但一旦他把这些体验说出来,就往往能给我们以新鲜的启示。 
        文学理论讲个人创作风格的形成,往往只说明作家们个性不同,创作个性也不同,当这些创作个性达到成熟之时,那么他的风格也就形成了。这样讲似乎是对的,但又毫无新意。其实其他方面的问题也是如此,如画家的画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音乐家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一个表演家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具体一点说,赵本山的表演风格是如何形成的?葛优的表演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我们用上述理论去回答,就不会有新意,不能给人们以启发。
        且让我们来看看启功先生讨论各人书法特点的形成,是怎样说的?

        学者所以宜临古碑帖,而不宜学时人者,以碑帖距我远。古代之纸笔,及其运用之法,俱有不同。学之不能及,乃各有自家设法了事处。于此遂成另一面目。名家之书,皆古人妙处与自家病处相结合之产物耳。(《启功论书札记》)

        只要我们认真练习过写字,那么我们就会认同启功先生的观念。现有的各家书法,虽各有特点和风格,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各人的特点、风格中,虽吸纳了古人书法的妙处,却的确也融合了“自家的病处”。如有一些字,如“不”、“之”、“人”、“道”、“盛”等字,虽然是寻常之字,但你写来写去,就是不容易写好,你怎么摹仿王羲之,觉得怎么总是摹仿不像,或者摹仿得差不多,却写不出“另一面目”来。这时候,你就要自己设法去“了事”,如何去“了事”?这时候你自己的病处、短处、弱处就起作用了。譬如,有的书法家,总是那撇和捺写不好,这没关系,你可以用别的笔法去应对,其结果也很不错。
        练习书法是如此,其实干其他的事情,要干出自己的“另一面目”来,即干出特点来,你拿出来的往往不是你的长处、强处,而是你的病处、短处。最明显不过的是超本山、葛优的表演艺术的成功,往往是糅合了自己的病处、短处。这些演员都活着,不宜多说,说多了,人家就不高兴了。其实,大家细细想一想就明白了。
        我这里想拿大诗人杜甫为例来说明病处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杜甫的最著名的作品是“三吏”、“三别”。这六篇古风在艺术形式上,的确深得古诗之“妙处”。但它们的成功还是在内容上。杜甫与李白相比,就是他太忠实于李唐王朝,对儒家的思想笃信无疑,他太想做官,因此他不可能在思想上有什么独特的思考。杜甫有很长一段时间住在京城,为的就是想谋个一官半职。为此,他不惜“朝扣富儿门,暮岁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日子。这不能不说是他的短处、弱处和短处。但正是这些短处、弱处和病处,才成就了他的“三吏”和“三别”。此话怎讲?杜甫写“三吏”、“三别”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基本平息,但还有一些地方还在与叛军作战,战事并没有结束。唐肃宗已经返回京,唐肃宗看到了杜甫对李唐王朝耿耿忠心,给了他一个“左拾遗”的职务,但杜甫把他的职务看得太重,提的意见太多,引起肃宗的不满。肃宗把杜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一个管文化教育事业的小官。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初自洛阳返华州,一路上亲眼见到官吏蛮横抓丁给百姓带来疾苦的情景,写下了组诗“三吏”、“三别”。
        “三吏”中的《新安吏》写老百姓忍痛送子参军,作者对百姓加以抚慰;《潼关吏》写潼关失守的教训等;《石壕吏》写一家三个儿子都被抓了壮丁,可官吏仍来抓老父亲,迫不得已,老妇替老伴去服兵役。“三别”中《新婚别》写新婚妻子送丈夫参军,离别嘱咐丈夫英勇作战。《垂老别》写一个老人子孙都已经阵亡,自己也摔下拐棍,告别老妻,参军走上前线;《无家别》写一个战士,因队伍被打散,只得回家,可老家已经一片荒芜,而官吏仍来抓丁,他已经无家可别了。
        这六首诗,凸显了这样的模式:老百姓是热爱自己的李唐王朝的,为了国家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就是儿孙都战死了,年老的父亲也毅然继续走上战场,诗人肯定和歌颂他们这种对待国家(李唐王朝)的态度;可另一方面,老百姓眷念自己的故乡、自己的亲人,他们热爱自己的家园和亲人,他们这种眷念和热爱也是有充分理由的,诗人又同情他们,肯定他们思乡思亲人的感情,认为这也是有价值的。诗人似乎在家与国之间左右为难,在家与国之间徘徊,艺术地表现了一种诗意的“悖论”,作者作为官员不得不替李唐王朝抚慰百姓,可又不能不从儒家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出发,同情人民的疾苦。这两种情感在诗中形成一种对立与妥协,从而使诗人“陷入”了那种在“家(百姓之家)”与“国(李唐王朝)”两者之间发生矛盾,而又不能进行选择的左右为难的困境。不难看出,正是杜甫思想感情中对李唐王朝过分忠诚的“病处”,才形成了他的诗中那种曲折的、复杂的诗意情感,使“三吏”、“三别”成为不朽的史诗。所以我们不能不说,从一定意义上看,杜甫的诗是古人的妙处与自家的病处结合的产物。(2010-5-24)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童庆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7237-32831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