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
“唯一或第一”多是好的:密县莪沟的史前尺长15.8~15.9 cm
2025-11-16 20:02
阅读:332

1    “中国社会科学文库”有《考古学集刊》的电子文本,第一集仅1.80元,有原版PDF和网页两种阅读方式。第一篇文章[0],相关内容[1,2]以前看过,曾取用少许器物测算尺度。

[0] 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 考古学集刊1, 1981.1-26,后面另有图版

[1] 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河南文博通讯,1979(3):30-41+77-81

[2] 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文物, 1979(5):14-19+97+100

三篇文章署名“河南省博物馆,密县文化馆”,介绍1977、1978年两次发掘成果,都是杨肇清先生执笔,以文[0]最为详尽,并说明“先后参加发掘工作的有郭天锁、李绍连、魏殿臣、赵世刚、杨肇清、黄克映、丁清贤、郭振勇等同志”。

A.jpg

2   密县莪沟遗址距今七千年前后,其邻近的舞阳贾湖和新郑裴里岗更为有名——有距今八千多年的遗址,而后延续两千年,已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遗物,适用尺长15.8~15.9 cm。

 B.jpg

石磨盘、石磨棒 尺长15.9 cm 测算,磨盘长63.5 cm四尺欠1 mm,磨棒长47.8 cm三尺过1 mm、直径三寸过0.3 mm。说宽度28 cm一尺七寸半(27.83 cm)、高度7.3 cm四寸半(7.16 cm)——盘高一寸半而足高三寸,也能成立。以“新石器/石器”搜索,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还有一件裴李岗的石铲,长30.3 cm,一尺九寸过0.9 mm。(器物已做馆藏链接,请点击)

发掘简报 “文物, 1989(1)” 和 “考古, 2017(12)” ,仅各介绍贾湖出土石磨一套,同样适用尺长15.9 cm:盘长52.5、62 cm 三尺三寸过0.3 mm和三尺九欠0.1 mm,棒长28.5、44.6 cm 一尺八寸欠1.2 mm和二尺八寸过0.8 mm,后者磨棒直径最大约5 cm,想来已考虑磨损而向上圆整,设计值三寸(4.77 cm)。

 

3    下面测算表明密县莪沟的器物适用尺长15.8~15.9 cm,与裴李岗和贾湖相同。材料皆来自文[0],原始数据从网页视图直接拷贝,部分截图来自PDF页面。 

3.1  墓葬总计发掘68座,墓底长宽具有测算价值。

墓穴最大的M61最先介绍,有石磨盘棒一套和陶器12件,适用尺长15.9 cm。墓底长2.7、宽1.27米,十七尺欠0.3 cm、八尺欠0.2 cm。参照墓口数据,底厂2.7 米就是270 cm。

G.jpg

磨盘M61:5 长62、宽22-33、高6.6 厘米,磨棒M61:4 长38、最大直径5.6 厘米,部分数据精度不明;不过,以尺长15.9 cm 测算,盘长三尺九寸(62.01 cm)、棒长二尺四寸(38.16 cm)、棒最大直径三寸半(5.57 cm) 没有疑问;盘宽一尺四寸~二尺一寸,欠2.6~3.9 mm 在数据精度范围之内。盘高四寸过2.4 mm 属于制作偏差,不必在意。 

第二座墓M34同样有石磨盘棒一套和陶器12件,以尺长15.8 cm测算较好。墓底长2.75、宽0.94 米,十七尺半欠1.5 cm、六尺欠0.8 cm。形体较大的器物有助于区分尺长的差异。

出土磨盘棒M34:9,11为形体最大者。盘长78、宽27-42.6、高8 厘米,长四尺九寸过5.8 mm,宽一尺七寸过1.4 mm~二尺七寸欠0.6 mm,高五寸过1.0 mm;棒长51 cm 三尺二寸过4.4 mm,中部断面已经不圆。盘、棒的长度向上圆整的可能性很大。

H.jpg 

3.2   生活遗址出土器物中,最先介绍石磨,完整的盘、棒仅各一件(T4:3,4),肯定适用尺长15.8 cm,盘长58.5、宽26.8厘米,三尺七寸欠0.4 mm、一尺七寸欠0.8 mm;棒长36.5厘米二尺三寸欠1.6 mm。盘高9 厘米和直径5 厘米想来是向上圆整的数值,五寸半过3.1 mm、三寸过2.6 mm。

石器当然多是随料制作的,但部分精美器物有尺寸设计,只是使用或有残损乃至重新开刃。墓葬出土石器73件,其中石磨盘、棒合计18件。再说三类器物各一件,尺长15.8 cm 

石铲37件,M43:3,通体磨光,制作精致,有肩,铲身椭圆形,两侧也磨成刃;长15.8、宽7厘米,通长一尺整肩高四寸,宽四寸半欠1.1 mm,厚半寸。

石斧 10件,M8:2石灰岩,器形最大,上窄下宽扁圆体,弧形双面刃,横断面呈椭圆形,弧顶,通体磨光,制作精致;长10.2、宽4.7厘米,六寸半欠0.7 mm、三寸欠0.3 mm;最大厚度二寸。线条图纵横协调而可信。 

C.jpg

镰 5件,均前尖后宽、扁平长条形,刃部有锯齿,通体磨光,制精致。M9:1基性火成岩,弧背凹刃,背部后端翘起,刃部有一缺口。两端略残,长15.6、最宽4.9厘米。保持纵横比例调整线条图,原长度应为一尺,石料原宽度三寸半(5.53 cm),厚度半寸,锯齿高七寸 

3.3   墓葬出土陶器199件,文[0] 具体介绍40件,部分为残器,且有数据圆整到厘米。下列陶器适用尺长15.8 cm

① 介绍的第一件为尖圆唇、沿外侈、筒形腹的I式罐(总计33件),M34:3口径15.8、高25.2厘米,一尺整、一尺六寸欠0.8 mm。与墓穴适用尺度相符,巧合是不容易的。又及,遗址出土形体相近的大口罐H41:1,可惜底部已残,口径15.8、残高16厘米

② 最大的陶勺M40:7口径7.8—11、高4.1,长23.8厘米,口径五寸欠1.0 mm—七寸欠0.6 mm,二寸半过1.5 mm,一尺五寸过1.0 mm。三个数据整寸规整。

③ 高领三足壶 M13:1口径5.7、高20.5厘米,三寸半过1.7 mm,一尺三寸欠0.4 mm。

④ 平底钵M17:1椭圆口,径13.4—17.4、高6厘米,八寸半欠0.3 mm~ 一尺一寸欠0.2 mm,线条图上内深三寸半(5.53 cm)。

⑤ 陶壶出土43件,最大者M30:1,口径6.5、高23.5 cm或是圆整数据,四寸过1.8 mm、一尺五寸欠2.0 mm。线条图上口内径四寸,外径五寸。 

3.4  尺寸偏差较大乃至随意制胎的陶器总是有的。此外,部分陶器适用尺长15.9 cm,或不以通高和口外径为控制尺寸。给出两件三足钵(墓葬出土72件)的测算,其年代想来不同。 

M61墓穴最大,符合尺长15.9 cm:墓底长2.7、宽1.27米,就是十七尺欠0.3 cm、八尺欠0.2 cm。所出三足钵M61:13器形最大,足较矮,口径29.8厘米即18.74 寸不整,高10.4厘米即六寸过0.6 mm,线条图上口内径一尺八寸(28.62 cm), 内深四寸半。 

D.jpg

M34墓穴次之,符合尺长15.8 cm:墓底长2.75、宽0.94 米,十七尺半欠1.5 cm、六尺欠0.8 cm。所出三足钵M34:12,足较高,口径20.4厘米一尺三寸欠1.4 mm,高13厘米即8.23 寸不整。线条图纵横比例协调,钵体高四寸 

E.jpg

 

 今河南舞阳、新郑、密县的地域在黄河出孟津的冲积扇右侧边缘之后,保存了八千年前先民的生活遗迹,使用尺长15.8~15.9 cm。黄河右岸、淮河右岸、长江右岸的广阔地域使用夏尺15.8 cm 或许有五千年。这是何等惊人底的事实啊。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尤明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510437.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