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
考古当用古尺:十九年相邦瘤戈的国别和年代
2024-12-10 12:36
阅读:946

昨晚在“知乎•信古斋”读到铜镜和铜戈的考古文章。复制三张照片,略作测算,写几句话以为备忘。

1   江苏盱眙东阳古城4 号墓1974年出土铜镜,直径18.6 cm,为汉尺23.1 cm 八寸过1.2 mm,有准确的尺寸设计——以纹饰内侧为基准。这件铜镜可以说尺寸严谨。如果有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大量铜镜,就可以研究尺寸设计、制作误差,进而判断尺长的变化。这得专业人士来做。 

屏幕截图 2024-12-11 111426.png

mirror.jpg

2   周尺21.5 cm 为文王受命建元(BC1038)制定。商鞅变法BC350 制定秦尺23.1 cm,逐渐推广于全域,并为汉朝沿用西安北郊香克林M38 的椁室长4.65、宽2.3 米,就是秦汉尺的二十和十,偏差与数据精度相当。发掘者判断墓葬为西汉早期。

周尺21.5 cm 完全没有疑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438886.html

不过,出土的十九年相邦瘤戈或许用周尺21.5 cm 制作:援长15 cm 七寸欠0.5 mm,而内长9.7 cm 四寸半过0.2 mm;胡长12.4 cm的具体位置不能确定,倘若照片没有显著变形,则12.4 cm或许是内上缘到阑底端,但不是设计的控制尺寸;而援右端至底端则是六寸(12.9 cm)。铜戈批量生产,想来该有尺寸设计;如能测量实物,应该可以做出判断。照片上线段长度与标注数据完全一致。

屏幕截图 2024-12-10 134511.png

[1] 陈钢, 李卓. 西安北郊香克林小镇M38发掘简报.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2(0):86-95

[2] 王辉, 萧春源. 珍秦斋藏王八年内史操戈考.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5(3):49-55 

珍秦斋藏王八年内史戈适用秦尺23.1 cm,援长12.6 cm 五寸半,内长、胡高8.1 cm三寸半,通长20.7 cm 九寸,偏差1 mm 不必在意。文[2]称该戈制于秦惠文王更元八年(BC317),符合尺度而没有疑义。

我现在的认识是,韩国在桓惠王三年BC270 之前改用秦尺(证据尚不够充分),其余列国使用周尺21.5 cm 至国灭。倘若香克林的十九年相邦瘤戈真是适用周尺而不是秦尺,那么就不会是秦国所制:适用周尺至晚为秦献公十九年(BC366),想来与形制不符。或许定为韩釐王十九年(BC277) 或宣惠王十九年(BC314)较好,至于相邦“”是否为“张去疾”,是否为张良(?-BC186)的祖父,当然得由文史专家研究。 

3   器物自有尺度,考古当用古尺。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尤明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46367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