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长度、尺度与尺寸以及规制

已有 1886 次阅读 2024-1-13 11:19 |个人分类:以尺考古|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现在所说长度,都是以米制测量的数据;知道尺寸就能算出尺度。这是通常的研究思路,但并不成功,因为文献记载未必准确或释读有误(注1),而器物也未必完全依照规制。如青铜剑的长度不只是《考工记》所说二尺、二尺五寸和三尺的三种;基于元大都皇城和不同的文献记载,计算尺长有30.58 、37.4 cm基于15 方元印和《元典章》计算尺长 33.8~35.6 cm

笔者觉得,倘若器物制作使用尺件,合适的尺长量测恰当的部位所得规整即这些长度数据具有公因子寸长。利用考古发掘简报和博物馆提供的器物形体参数,已确定先秦尺长——西华18.5 cm、南夏15.8 cm、东夷17.6 cm、北商19.7 cm以及两周尺长21.5 cm,对三国、南北朝以及唐宋元尺度也有所修订;至于秦汉尺度23.1 cm 和明清尺度32.0 cm,则是学界早已确定的。

2    知道尺度即可基于考古测量的长度研究古时候的尺寸。这有助于理解古人的设计思路,准确判断原始长度——埋藏变形乃至局部损坏也是常见。如湖北云梦睡虎地M77有竹简出土,墓主下葬年代上限为BC157 年[1]墓穴和葬器适用汉尺23.1 cm:除墓口尺寸偏小1.5 cm 之外,其余九个数据偏差在1 cm 之内,与数据精度相当。

[1]  熊北生, 蔡丹吴, 郝勤建, 等. 湖北云梦睡虎地M77发掘简报. 

     江汉考古, 2008,(4):31-37+141-146+148

屏幕截图 2024-01-13 104303.png

屏幕截图 2024-01-14 162555.png

若以汉尺23.1 cm 描述墓穴和葬器会更为简明:

(1)  墓穴开口东西长十尺八寸、南北宽八尺,坑壁陡直,墓底长宽约收四~五寸,墓坑深八尺四寸;

(2)  椁室变形坍塌,高三尺七寸,外长九尺六寸、端板长七尺;侧板厚四寸,内缩二寸半即椁外宽六尺半;五寸隔出宽一尺九寸边箱和三尺三寸棺室,借以增加椁体强度

(3)  棺平底盒形,外部长八尺半、宽高二尺半,板厚皆二寸半,内空长八尺、宽高二尺

古人制作葬器时很可能以内空为设计目标(注2)椁外长96寸缘于板厚,内长九尺是控制尺寸,请注意四角结构椁室高三尺七寸,猜测外高三尺九寸,顶板厚五寸、底板厚四寸,内高三尺。墓穴以开口尺寸为准,长108 寸而不是十一尺;墓坑深八尺四寸,猜测原墓深为九尺这些猜测容易确认或证伪,当然还得麻烦考古专家。

3    以古尺测量古物,或许能够理解古代的规制。如二里头使用夏尺15.8 cm;出土于宫殿区的精细磨制骨簪长15.610.4 cm,或许不是一尺欠2 mm和六寸半过1.3 mm,而可能是九寸九分和六寸六分——测量数据精确到0.5 mm 就好了。 

 先民是否也喜欢三六九 或许真是喜欢呢。 

注1:曾有专家因故宫博物院藏东汉 建武二十一年斛(公元45年),盘径57.5 厘米而铭文“铜承旋径二尺二寸”,计算尺长26.14 cm,认为“当时工匠制作该器时的尺子可能一尺长26厘米余”。不过,汉承秦制、且有新莽复核,故而作为国家制度的尺长23.1 cm,可说完全没有疑问。盘径57.5 厘米为二尺寸欠2.5 mm,所欠为青铜成形冷缩;只是刻铭后鎏金而字迹不清,“五”中间的  被掩而误读为“二”。这虽未能得到馆藏方确认,但 “事理” 想来该是如此——古人出错的可能性不大。

岂有此理” 必有误 (鎏金铜斛的尺寸)  2022-11-14 

注2:楚国使用周尺21.5 cm。湖北九连墩M1外椁受挤压变形,东西室内空皆长4.22 m 二十尺欠8 cm,M2东西室内空长4.3、4.28 m 二十尺;秦家山二号墓椁室外长4.9、宽3.45 m,木板厚0.3~0.34 m,内部尺寸则是长二十尺(4.30 m)、宽十三尺(2.80 m),而发掘纪实失望中的惊喜就说椁室长4.30 米。

以尺考古:枣阳九连墩M1和M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06721.html

考古应以古尺测算古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03337.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417730.html

上一篇:对”专家卓见”需核实证据:以“陶寺圭尺”为例
下一篇:专家怎么想呢?真想知道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22 杨卫东 杜占池 武夷山 宁利中 张晓良 高宏 杨正瓴 刘进平 杨学祥 郑永军 周少祥 刘全慧 李学宽 孙南屏 孙颉 张忆文 郭战胜 刘钢 胡泽春 孔玲 王从彦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