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 博 十 年 记
2015年以前我关注的是"书社会",在那里我直抒心意,和专业人士探讨图情专业领域知识,并发一些日常的生活感悟,但“书社会”消亡了(难忘 ---- 书社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24438-1211867.html)。我丢失了很多记忆!虽想方设法找回,但还是非常遗憾,不可能了!那是我永远的痛。
于是我来到了科学网,刚开始时怀着崇敬与憧憬,怀着忐忑与不安,时时观望一下,看看大家都在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看多了自己也跃跃欲试,想进行深入的了解。终于在2015年8月7日我注册了科学网,但开始时也仅仅是观望,慢慢地我了解到当时大家对数据库比较感兴趣,老师、学者对于期刊的关注度较高,而我所从事的学科分析正是每天与这些期刊、数据库打交道,于是想下海一试,在2015年11月22日迈出了第一步,发表了我在科学网上的第一篇博客PLOS ONE近年发文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24438-937648.html),没有想到的是即刻被加了精,点击率、阅读量还很高,到目前点击率已经超过了2万。我很兴奋,一下子就调动起了我的积极性,人是要被认可,被欣赏的。于是乎-----开启了我在科学网上-----博客的耕耘。
起初,我发一些相关数据库、期刊的博客,偶尔写些游记、感想,发的数量并不多。2015年发了9篇,其中6篇被加精,开始很火这却是我没有想到的;2016发了9篇,有1篇被加精;2017年发了12篇;2018年发了17篇, 其中4篇被加精;2019年发了44篇;2020年发了28篇,其中1篇被加精;2021年发了163篇,感觉我渐渐找到了方向;2022年发了450篇,虽然没有加精,但短期热门博客较多;2023年发了414篇,其中2篇被加精;2024年发了476篇,多是热门博客,看来大家比较喜欢,使得我信心十足,充满活力;2025年到目前已发了300多篇,其中2篇被加精,1篇还获得十佳博文享 受 阅 读(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24438-1471680.html)。虽然后来的博文被加精数量少了,但是热门博文很多,从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喜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我热情饱满,神采飞扬。
开始时我主要做一些数据库的简单数据分析整理,从2018年开始深入做了一些数据细化分析比较,感觉大家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其中中国科学院分区与JCR分区的比较(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24438-1176461.html)的点击率超过3万,我很是兴奋。主要是进行SCIE、ESI、JCR等数据库的分析分享给大家,这也是学者们的关注点。2020年因为疫情,我相继发了6月校园最美的风景(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24438&do=blog&id=1239107),值得记忆的日子(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24438&do=blog&id=1322317)。大概是处于风暴中心的武汉被封闭太久了,终于可以下楼出门了,看到正在盛开的美丽而鲜艳花朵,那种心情无法表达,大自然实在太神奇了,创造了如此绚丽的世界,我被自然界的魅力所震撼。这也和我所学专业有关,对植物有着深厚的感情,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起了花卉,感觉有了新的目标,开启了我的花卉探索之旅。但开始还只是偶尔为之,主要还是做一些刊物的数据分析,一些学科的介绍。大致从2022年开始我专注于花卉博客,利用闲暇时间我到处去寻觅花草,公园、花卉市场、湖边、校园,把以前晚上熬夜写本子,写论文的劲头拿出来,也因为孩子高中住校,一周基本回家一次,我有了很多闲暇时间,周六更是早早地就出门了,到处去找寻花草,对准焦距,我把它称之为采风,自己很是享受这个过程。虽然有时被蚊叮虫咬,被风吹日晒我也不在乎,感觉很是惬意!2023年起我更是将花卉作为主要内容,确实很认真努力,每天晚上雷打不动地坐在电脑前4-5个小时,整理照片、搜寻诗词为发表做准备,很是开心,很是兴奋。感觉在这里我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全新的世界。2024年孩子高考结束了,我更是周末只要天气好,便和老公两人结伴而行,去公园、去绿道、去湖边,尤其是植物园-----寻觅可爱的花草。老公的专业是生物、生态专业,他大致能够弄清楚植物的分类,帮了我很大的忙,非常感谢他。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花卉作为大自然的恩赐,古往今来,无数文人赏花咏花,表达真情实感,寄托家国情怀。诗人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传达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读之口齿生香,荡气回肠。我是诗词爱好者,喜欢诵读诗词感知其美,欣赏古诗词的优美语言感觉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诗人的智慧与心境。将花卉与古诗词融合在一起,在观赏花卉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探究古诗词意境美,感知诗人所处时代的变革,从而更能加深对花卉的认知。因此我开启了花卉+古诗词的博客形式,尽力找到他们之间的关联,当然,不是每首诗词和花卉照片都匹配,但我尽可能找到契合点,凭自己的感触,触摸古诗词的奇丽。当然也有很多找不到的合适的诗,我就用节气诗做调节,古诗词中很多表达节气的诗词,传递着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不同的节气如同串珠,连接着中华大地的四季风物,它不仅是时间的刻度,更是人们理解自然、融入生活的方式。
起初我对花的认知很少,就连荷花和莲花都分不清楚,有了这个爱好后,我开始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看了很多花卉的书籍,一遍不行多看几遍,毕竟年龄大了,记不住了!有时花的名称就在嘴边,但却总也叫不出名字来。于是我就下载了相关识别花草的软件,一般常见的植物比较容易识别,但一些少见的也还是有些识别错误,于是我又上网查找资料、做些对比分析鉴赏,忙在期中,乐在其间。有时甚至中午下班回家吃过饭后,我也会摸索一会儿电脑后再睡个短午觉,每天晚上都在电脑前整理花草图片,因为有能熬夜的底子,所以我可以坐在电脑桌前几个小时,静静地进入我的世界-----自然界的春华秋实,实实在在看春天的花朵,见秋天的果实,欣赏植物那旺盛张扬、周而复始的生命力,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开阔了视野。
2024年秋季,武汉举办第41届菊花展,时间从11月1日到11月30日持续一个月。我像是着了魔一样,每到周末就挎起背包,带着充电宝早早出发了,18个展区我大多都打卡了,有时甚至一天去2个展区,周六、周日忙得不亦乐乎,到处拍照,生怕少拍了,漏拍了。我被色彩各异菊花的风姿所打动,“菊花展”真是美爆了,太惊艳了。孩子上大学了,假日所有的时间都是我的,虽然这已经是武汉第41届了,但对我来说却是第一次这么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赏菊。每一种菊花都千娇百态,是那么的美,那么的俏,那么的雅。感谢园艺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多姿多彩的各色菊花让江城美如画,充分展现了武汉大江大湖“湿地花城”的城市特色。我的菊花分享也是从2024.11.4到2025.1.6持续了2个月,准备今年秋季再去菊展接着分享菊花盛宴给大家。
在科学网平台我认识了很多博友,虽然我们从未谋面,但就像老朋友一样,大家阅读我的博文,对我的博客进行赏析、点评,我亦阅读他人的博客,涨知识。我的世界变大了、变宽了!博友们多才多艺,让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在发博文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不仅认识了很多植物、花卉,还学习如何捕捉花卉的美。我的博客被点赞,被加精,被热门,都是大家对我的支持与鼓励,我兴奋、欣喜,这些一个一个的惊喜让我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干劲更足了。当看到“花美词美,美美与共!”“诗词与照片完美结合,难得!”等赞赏时,我特别的感动,不仅感受到了被关注,被肯定,更是激活了我的自我价值。谢谢各位博友的支持与鼓励,对于每一位老师的点评我都会认真回复,但不免也有遗漏,后来看到了也会即刻补上。想想再过几年退休了,有了这个爱好的助力。我充满了活力四处采风,真好!对于退休后的日子还是蛮有期待的。
到今天我进入科学网整整十年了,共发表博文1990篇,好友 397人,已有 6761608 人来访过。真是收获满满,自信满满。感谢大家对我的肯定和鼓励,是我不断努力前行的动力。感谢科学网编辑老师的厚爱!感谢各位博友的支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8 1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