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摘山蔬药不甜
2025-4-26 09:01
阅读:1506
儿摘山蔬药不甜
《覆盆子》
宋·毛滂
日铸烹泉活火煎,儿曹供茗仆传笺。
老夫病渴惟思睡,儿摘山蔬药不甜。
插田泡 (学名:Rubus coreanus Miq.) 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果实味酸甜可生食、熬糖及酿酒,又可入药,为强壮剂,根有止血、止痛之效,叶能明目。别名:插田藨、高丽悬钩子、高丽覆盆子、乌沙莓。
关联阅读:
皎日何曾入覆盆 2023-09-11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24438&do=blog&id=1402203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孙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24438-1483485.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27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8 条评论

许培扬
赞+1

毛滂的这首《覆盆子》以日常生活场景为背景,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病中生活的闲适与无奈。以下是对诗句的解析及背景关联:
诗句解析
日铸烹泉活火煎,儿曹供茗仆传笺
日铸:指宋代名茶“日铸茶”,产自浙江绍兴,以活火煎煮泉水泡茶,体现雅致的生活情趣。
儿曹供茗:孩子们侍奉茶水,仆人传递诗笺,展现家庭生活的温馨与文人雅集的场景。
老夫病渴惟思睡,儿摘山蔬药不甜
病渴思睡:诗人因疾病缠身,困倦嗜睡,与前半句的烹茶雅趣形成对比,凸显病中疏懒的状态。
山蔬药不甜:孩子采摘的山野菜药(可能包括覆盆子)虽有益健康,但味道苦涩,暗含对病体难愈的无奈28。
覆盆子的隐喻与背景
覆盆子的药用价值:诗中虽未直接描写覆盆子,但结合标题与宋代文人常以草药入诗的习惯,“山蔬药”可能包含覆盆子。覆盆子在中医中被视为补肾固精、缓解虚劳的良药(如《神农本草经》载其“益精气”),但味酸涩,与“药不甜”呼应,暗示其药效与口感的矛盾2。
病中生活的情态:毛滂一生仕途坎坷,晚年多病(如《病中独坐》中“关门谁觅病居士”),诗中“病渴”“思睡”正是其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而覆盆子作为药材的苦涩,也隐喻了人生境遇的酸楚13。
艺术特色
对比与反差:前两句的烹茶雅事与后两句的病体倦态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
语言质朴:全诗用词平实,如“仆传笺”“药不甜”,以日常细节传递深沉情感,体现毛滂“自然深挚”的诗风47。
关联毛滂其他作品
毛滂常通过病中题材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如《病懒》中“病懒不喜出,收身卧书林”,与本诗“病渴惟思睡”异曲同工6。
其词作《惜分飞》以婉约含蓄著称,而此诗则更显直白,展现了其创作风格的多样性4。
总结
此诗通过烹茶、采药的日常片段,既描绘了文人雅趣,又暗含病中苦涩,借覆盆子等山野之物隐喻生命的复杂况味。毛滂以简练的语言,将个人体验与自然意象结合,体现了宋代文人诗“平淡中见深意”的特质。
诗句解析
日铸烹泉活火煎,儿曹供茗仆传笺
日铸:指宋代名茶“日铸茶”,产自浙江绍兴,以活火煎煮泉水泡茶,体现雅致的生活情趣。
儿曹供茗:孩子们侍奉茶水,仆人传递诗笺,展现家庭生活的温馨与文人雅集的场景。
老夫病渴惟思睡,儿摘山蔬药不甜
病渴思睡:诗人因疾病缠身,困倦嗜睡,与前半句的烹茶雅趣形成对比,凸显病中疏懒的状态。
山蔬药不甜:孩子采摘的山野菜药(可能包括覆盆子)虽有益健康,但味道苦涩,暗含对病体难愈的无奈28。
覆盆子的隐喻与背景
覆盆子的药用价值:诗中虽未直接描写覆盆子,但结合标题与宋代文人常以草药入诗的习惯,“山蔬药”可能包含覆盆子。覆盆子在中医中被视为补肾固精、缓解虚劳的良药(如《神农本草经》载其“益精气”),但味酸涩,与“药不甜”呼应,暗示其药效与口感的矛盾2。
病中生活的情态:毛滂一生仕途坎坷,晚年多病(如《病中独坐》中“关门谁觅病居士”),诗中“病渴”“思睡”正是其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而覆盆子作为药材的苦涩,也隐喻了人生境遇的酸楚13。
艺术特色
对比与反差:前两句的烹茶雅事与后两句的病体倦态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
语言质朴:全诗用词平实,如“仆传笺”“药不甜”,以日常细节传递深沉情感,体现毛滂“自然深挚”的诗风47。
关联毛滂其他作品
毛滂常通过病中题材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如《病懒》中“病懒不喜出,收身卧书林”,与本诗“病渴惟思睡”异曲同工6。
其词作《惜分飞》以婉约含蓄著称,而此诗则更显直白,展现了其创作风格的多样性4。
总结
此诗通过烹茶、采药的日常片段,既描绘了文人雅趣,又暗含病中苦涩,借覆盆子等山野之物隐喻生命的复杂况味。毛滂以简练的语言,将个人体验与自然意象结合,体现了宋代文人诗“平淡中见深意”的特质。
2025-04-26 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