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桅
父亲的旧时光(10)——【每日更新】
2025-5-22 17:28
阅读:500

父亲的旧时光(10)

图片

(十)

      同垸同学中有必要说说茂林。茂林虽然只比我大一岁,但在我眼里他简直像个长辈大哥,比我懂事多了。他跟他做裁缝的父亲到过九江南昌,属于见多识广那种,而且其为人也心思缜密,行事像大人一样成熟。他跟我并不亲(他和希龙希发水荒都是二房的),却与我过从甚密。记得刚上罗林小学时,每到星期天,我便跟着他去田畈或港边摘夏枯球;而到了秋冬时节,他又邀我四处采拮蓖麻。此物多长在房前屋后,所以我们几乎走遍了周围村庄。他告诉我说夏枯球是药材、蓖麻子可做飞机润滑油(究竟真假我从没关心过,至今也没有百度一下),夏枯球和蓖麻子所卖的钱他也从未跟我说过,更不要说一个“分”字。我好像从来就没有赚钱的概念,在他看是一门生意而我却纯当是玩儿。或许是作为犒劳吧(但他没有明说),那些日子他曾多次给了我皮蛋、发饼还有柿饼。

      茂林热天还喜欢捉黄鳝,他教我如何识别黄鳝洞及其走向、如何探摸如何抓等等,但我在这方面没有一丁点慧根、笨的差不多让他泪目。我能力不行,胆子却很大,有次我还是错把蛇洞当成黄鳝洞拽出来一条毒蛇,幸亏那时眼疾手快、而蛇也慌得不行,故而没被咬着。从此后我洗手不干,再也不敢以身犯险。

      上五年级垸里有伙伴陆续辍学,并且原因基本一致,都是由于家庭困难、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先是水荒家,作为主要劳动力的姐出嫁了(下屋郭垸最后一个坐花轿的人),水荒幼年丧父、他妈年岁大(在我眼里是个老太婆)他还有个同母异父的哑巴哥,因此姐嫁出去他也就必须得离开学校。茂林的父亲因病去世、还不到50岁,茂林行大、脚下好几个妹,父亲没了于是他一夜之间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母亲后来带他妹改嫁本大队张家)上学已经成了不可能。凤兰的母亲又给她生了个妹——实在负担不起,她父母为了传宗接代也真够拼的、一口气生了五个女儿,末了终于老来得子得到一个儿子、取名四九。不管怎么说还是应该佩服凤兰父母,一个老超支户能给女儿读书确实不简单。

      其实即使没有辍学,我们也不能完成学业,准确说我们都没有读完六年级,因为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是后话)。就像是一曲好戏,还没有演到剧终就草草落幕。写到这里,我也可以做一个小结了:

      从1953至1955这三年下屋郭垸共出生11个男孩,全都健康成人,其中上过学念过书的上述6人,没有入学的5人。五位老兄一生守望下屋郭,应该得到尊重。我没有歧视的意思——那也不是我的立场和风格,而且他们中的茂元是我非常要好的玩伴;我的意思是,守望的状况确确实实说不上一个“好”字。现实很严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没有退休金不敢出游、不敢生病甚至不敢满足自己的胃口;所幸他们的儿子都有文化也有出息,大多在城市买房定居。上过学的6人中:希龙当拖拉机手,之后当过村会计又当过多年村主任直到退休。茂林被“割资本主义尾巴”押送学习班时外逃跟人养蜂,大半生辗转山西内蒙一带,后来成了有名的养蜂专家。我们四个都先后以不同方式参加工作、都成了国家公职人员,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但是有退休金,算是衣食无忧。总而言之,历史告诉我一个道理:读书不一定行,不读书一定不行。

     下面是一幅姗姗来迟的合影照:告别小学53年之后,我们偶然在花桥相聚。图中缺少两个同学,身为教师的希发多年前因病去世,凤兰远嫁他乡。

图片

image.pn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郭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0990-148678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4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