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桅
父亲的旧时光(8)——【每日更新】
2025-5-19 23:11
阅读:233

图片

父亲的旧时光(8)

(八)

      四年级我们升到公社所在地的正规学校罗林小学,开学报名又是在元宵节过后。虽说是初次去往一个新的学校,但是家长们绝对相信我们的能力——极少有家长带孩子去报名的。老实说,家长一点也不担心我们的安全,却担心我们衣兜里一块五角钱学杂费,总是一遍又一遍的叮嘱“莫把钱落了”;其实大人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我们就是把自己丢了也不会丢这笔巨款。

      教室是规整的矩形(原先不是),装的玻璃大窗、宽敞明亮而且都摆满了桌凳——再也不用从家里搬那些玩意,真好。课程仍差不多,除语文算术不变,唱歌改叫音乐、图画叫美术,增加了珠算和体育两门课,另外还有早上要做广播体操。最值一提的是,学校有一个篮球场、一副乒乓球台。按说我的身体协调性还可以、算有体育细胞吧,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正规项目我都没有玩儿出名堂。篮球因个头矮加之性格懦弱不善争抢,球场上得到球的机会很少也就慢慢失去兴趣。乒乓球却有点意外,学校有个来自老县城的插班生(其姐在隔壁卫生所工作)此生名叫王寿安,乒乓球打的特好,只要他在其余人完全没有坐台机会、都成了他的陪练。

     老师基本上不布置家庭作业,仅语文老师偶尔(比如最后一节是语文课)会布置我们写点大字或小字,小字也是用毛笔书写,因此,玩的时间真够多啊。但是我就不一样,此间我父亲毫不松懈的强制我学珠算,每晚必打一定时间算盘或者打n遍666。父亲算盘打得好、据说可以顶头上打,可他的毛笔字好像更好,而他却从不辅导和督促我写毛笔字,为此我坚定的认为:父亲的教育非常糟糕!珠算学来学去嘛用没有,反之,若是写得一手好字,在我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派上用场、即使老到退休也有一门修心养性的爱好。

     垸离学校差不多四里路,一天6趟全垸六七个同学结伴来回,从没让家长接送过。同学除上一年生的茂林和小一岁的茂水外都是甲午同庚,确切地说是6男1女七个人,之所以称“六七个”是有个叫希发的被排斥在圈外——我们都不和他玩。原因好像是孩子头希龙与其不睦。我们6个总是如影随形的结伴而行。如此契合放学做到不难、邀齐上学就不能说“容易”了,寒来暑往日复一日,究竟是如何邀拢的已然无解,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从来没有迟到和逃学。

     记得我是在祭扫戴素如(女)烈士墓的第二天加入少先队。刚得到红领巾时特兴奋,觉得它就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珍惜到什么程度说不好、反正每晚睡觉得把红领巾放在枕边,否则睡不着;另外,衣裳可以扣扯、但红领巾一定要系得符合标准。入队不久的期中考试过后,我获得一道红杠的臂章,啥职务不记得,反正心里感到离“接班人”更近了一步。最滑稽的是:在那之后若是做坏事(比如偷黄瓜)我一定先把红领巾扯下装进口袋里——不是怕“玷污”,而是怕被人发现了给组织丢脸。

image.pn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郭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0990-148636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