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毕业率pk就业率
近日,参加了一个座谈会。会间,有一位教授提到了导师对学生“无限责任”的话题。导师不但要对学生的学业负责,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等一系列问题负责,导致导师对学生的学业问题不敢过严管理,以免引起其他相关问题,所以导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平平安安入学,平平安安毕业。这样的治学态度对力求上进的学生来说影响不大,但对于只求文凭和毕业证的学生来说,培养质量就不敢想象了。
基于如此话题,令人不得不联想高校的根本任务。虽说高校的责任有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个人认为,高校的本源在于教学,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要务,科学研究有科学院系统,社会服务有企事业等各类组织,文化传承是各行各业均应承载的社会功能,而人才培养必然是高校的本职工作。高校教为先,其他三项只能是在教之基础上的自然发生,同时人才培养以外的三项职能的发展必然应促进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应以人才培养为重,科学研究等成果应为人才培养服务。为了更好的促进人才培养的效果,应同时提升其他三项职能的水平与能力。
现代高校也十分重视人才培养的职能,但或许口头重视居多。观各校的考核体系和职称晋升体系,更关键的仍然在于学术论文等科研指标。原因或许是因为从科研指标评价相对比较容易衡量,从杂志水平,论文被引次数等角度考察,多少还有个定量的指标。而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但衡量指标难以量化,且评价周期非常之长,更何况一个优秀人才的产生是多方面培养的结果,难以单独以某校的培养教育论功行赏。殊不知科研评价看似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标准也是建立在一个大胆的假设之上,敢问在一个不知名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其含金量就一定不如Nature、Science等期刊的学术论文么?这个不是本篇博文讨论重点,暂且不表。
言归正传,既然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要务,如何衡量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呢?曾经有优博论文、国家级教学平台、精品课程、就业率等衡量指标,但优博论文已慢慢淡化,不再评定;教学平台和精品课程只是教学条件的评价指标,而非教学结果的优劣标准。唯一可用的或许已只有就业率了。但高校为了追求高就业率,也是用心良苦,用尽心思,就业率高是否表示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真正优秀?需要打一问号。就业率高是否表示人才培养质量一定高?也应打一问号。因为就业不等于高质量就业。
为此,突发奇想,换一个角度思考,是否可以通过不毕业率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呢?首先说,不毕业率不是一个高校追求的数字指标,不毕业率是在高校提出自身人才培养标准之下的一个自然产物。第一,各高校应制定本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都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标准。第二,高校应严格执行教学标准评判学生的培养质量,做到排除一切外界因素,完全以培养标准为衡量尺度。第三,需要将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与学生的学业外状况有所剥离,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水平的同时,剥离一切影响学业标准的外界因素,不能因为学生为谋求毕业,在学业未达到毕业标准的前提下有过激举措而降低标准。第四,从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大众应形成共识,高校培养的人是大于18岁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他们有应有的判断能力和社会意识,不应该让高校承担其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的无限责任。第五,应让学生和家长建立客观意识,未达到标准就是不能毕业,今天不能毕业未必永远不能毕业,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只要达到标准,毕业证书还是您的。第六,需要社会形成共识,今天未毕业未必不是人才,社会需要的岗位行行种种,用人单位需要的是适合本岗位的人才,应从能力角度考察学生岗位的适合度,不应以文凭定乾坤。
总体来说,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学生均保持良好平和心态,不为文凭,只为技能和能力。当高校不一味追求就业率,保持一定的不毕业率的时候,相信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会大有提升,此时,也应是高校妥妥跻身世界一流之时。
祖国在发展,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目共睹,双一流方案的出台也必将加速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早日实现奠定基础。殷切希望双一流方案提出的2020,2030,2050目标顺利实现,建成一批一流学科,建成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大批对社会有用,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优秀人才,产出一批满足国家社会需要,推动时代进步的高端成果。
2015年12月21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吴云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77932-94476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