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三信迷失 精选

已有 4273 次阅读 2007-8-25 19:53 |个人分类:入世|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前言:我一直认为,中国社会目前是信仰、信任、信用三重迷失的境地。根源在于旧的图腾(儒家)被打破,新的图腾还没有建立起来或被全民接受。自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就处于信仰危机中。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的几点做人准则,但儒家被打倒后,新的行为准则并没有能够建立起来。文革使得这个问题极大化,并且导致信任和信用体系的彻底坍塌。我不是要回复儒家,我是建议,我们要找到新的图腾,建立新的文化思想秩序和行为准则。否则,三信迷失,还将持续下去。

 

有些事情你拼命想忘记,却总是在想起。            ----无趣男语录

 

前几天刚重温了一遍十年前的老电影《夺面双雄》。警察被杀手狙击,在胸前留下了一个伤疤,子弹穿过他之后打死了他的幼子。他一直忘不了这个伤疤,即使在改头换面成为坏人的时候,也不忘叮嘱整容师,等再把容貌换回来的时候,把伤疤也再做上。警察一直为此内疚、自责。他想遗忘,想弥补,但怎么都忘不了心中的伤痛。直到手刃仇人后,他心里的伤痛才彻底放下,并告诉医生不用再把伤疤做回去了。

事情就是这样。如果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无论你是想逃避还是忘记,都只能越忘越记。

文革在中国人心中留下的伤疤,似乎已被大家忘记。我父母从来不给我讲打砸抢;从来不讲大字报;从来不讲批斗会;我父母从来只给我讲他们如何免费坐车全国串联,如何见到了毛主席,那时候人们的思想如何单纯。我知道他们在“选择性忘记”和“选择性记起”。

余秋雨大概也是这么一个人。总是在回避他文革期间做的那点孽。其实余秋雨同志在文革期间兴风作浪只是毛毛雨,如果他痛痛快快承认也就没人揪着他的小辫子不放了。这是历史问题,不是犯罪。用Google搜索 文革+影响,可以得到379000个链接。我要说这样的结果太少,如果你用Google搜索刘德华+影响,可以得到1080000个链接。看来刘德华的影响比文革的影响更大,更受人们关注。

我们在回避什么?我们不是要清算。不是要抓小辫子,不是要论功过,我们只是要清楚,文革给中国的文化思想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怎么样消除其中不利的影响?

社会就像是一个大湖,不断有新水进来,旧水出去。有一天湖水受到了严重污染,你会怎么做?是顺其自然呢?还是有所作为?

伤疤总有一天会愈合,愈合不了的,伤疤的主人死了,也就无所谓伤疤了。但是如果吃点补药,动点手术,伤疤就没了;那么是一直藏着掖着呢,还是扑点粉把这个雀斑给抹白了?

我们可以不照镜子,但是伤疤还在;有一天我们望着水中的自己,该忘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我们可以衣以蔽伤,但每当阴雨霜雪,伤口就会隐隐作疼。

那些你拼命想忘掉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被你想起。

最大的冲击,在于信仰的迷失,信任感的缺失和信用的丢失。

不再有信仰。原来错了十年!原来一直在弯路!无比迷惘。以前认可的意义,已经完全颠覆。很少有人能知道路向何方。随波逐流。活着,仅此而已。没有共同信仰的民族,如一盘散沙。凡对我有利的,就是对的。功利浮躁充斥。因为大家没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如果有,那就是升官发财。没有信仰,于是靠否定别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没有信仰,于是靠信仰事实生活。没有信仰,于是靠娱乐麻醉。没有信仰,于是靠党同伐异找到自己的位置。没有信仰,于是靠敬畏权威来感觉自己的渺小。没有信仰,于是认为服从是谦逊。没有信仰,于是认为肤浅是效率。

整整迷失了30年,而且还在继续迷失。看到的,永远不是别人的闪光点。永远跟在表面的后面跑。永远在学习。永远在接受。永远在模仿。永远在嘲笑。永远在快餐。

骗子很多,但永远没有怀疑一切的人多。老板不相信员工。教师不相信学生。同事不相信同事。朋友不相信朋友。父亲不相信儿子。母亲不相信女儿。丈夫不相信妻子。当你被你的儿子出卖,当你的老婆和你划清界限,你有理由怀疑一切。只是课桌上的三八线可以擦掉,心里的三八线却从未抹去。没有信任的结果,使得社会总是在怀疑,在质疑,在否定,在争吵,在浪费,在斗争。

不信任也源自没信用。再看不到一诺千金十步杀一人的豪侠,再看不到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该宽容的不宽容,只在无谓的容忍。乞丐挣得比白领多。借了银行的钱总是想办法不还,直接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巨大,直接导致融资困难。总是在欺骗,总是在食言,总是在忘记,总是在画饼,总是在逃避,总是在擦边,总是在走后门,总是在搞暗箱,总是……

根源都在于没有信仰。当每一个个体都只为个体,就不会有群体。细胞只有在构成生命中才有意义!生命之所以有生命,是因为构成生命的每一个单元都有生命!所以是文化沙漠,因为你踩下去的每一脚,都是无生命的沙子。当出现绿洲,狂奔过去才发现那是海市蜃楼。偶尔有生命力顽强的仙人掌,充满了刺让人无法接近,淹没在滚滚黄沙中。

有些人在暴富,有些人在下岗;有些人在移民,有些人在复古;有些人在媚俗,有些人在清高;有些人在实干,有些人在空想;有些人在溜须,有些人在骂娘;有些人在钻营,有些人在创造,有些人在愤怒,有些人在麻木;有些人在抗争,有些人在妥协;有些人在奔走,有些人在旁观;有些人在怒视,有些人在嘲笑;有些人在学习,有些人在思考;有些人在守旧,有些人在求变;有些人……

什么时候,不再是有些人。

什么时候?

 

后记:其实,三信迷失,是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得到证实的,也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得到解决。关键是首先要敢于面对和正视。关于这个问题的证实方法,可以采取心理物理法和自陈量表,选取不同省份、不同年代生人为样本,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相信会有清楚的结论。当然,这样的项目是申请不了经费的。

我的结论,来自于对现实的对比观察,我父母亲戚,我每一位老板、同事、同学、客户、合作者等都是我的研究对象,这个问题我已思考了10年,其实,有不少人和我持类似观点。当然,也有反对意见,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一个有魄力的决策者,愿意花钱去做这样一个研究也许根本不是钱的问题,即使是在全国范围,样本选取超过1万,总体费用也只在百万上下,而相对于这个项目对全社会的重大意义,100万人民币根本就不算是什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38-6473.html

上一篇:送吟枫之米国
下一篇:试论三段解决三信迷失办法-1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