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专业和速度 精选

已有 5907 次阅读 2009-6-5 11:50 |个人分类:哲思|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一辆车一旦出厂,就会有个最佳速度。高于最佳速度,各个零件都会出故障。假说路况很好,可以随便跑,一辆桑塔纳跑不过奥迪A4,奥迪A4也跑不过法拉利,这几乎是一定的。

桑塔纳在百公里以内,也是能开的车,起码能代步,假若桑塔纳非要跑出奥迪甚至法拉利的速度,就只有达到甚至超过自己的极限。这个时候车子各个零件都会感觉非常不爽,开车的人也觉得到处都不听使唤,哪个零件都别扭。

有人的逻辑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冲到终点再换零件,这个观念未必就是错,只是面临车散架或者出轨的风险。有人认为会散架,有人认为不会散架,这就只有过几十年才能看到谁对谁错。

人在社会中,人也会进步和成长。当社会发展速度超过人进步的速度时,所有人都会觉得压力很大,入不敷出,到处都是问题。于是,大部分职位上的人就看起来不专业了。得到资源越多的人,看起来就越不专业。反倒是社会底层的农民,普通工人显得专业些。

有美国回来的朋友说,中国其实不缺教授,缺八级钳工,这是对的。政府急于发展,急于受认可,急于在国际社会称王称霸,急于让人民感恩戴德,这辆车的速度早就超过了最佳速度,超负荷运转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很累,大家都不爽,大家都不专业。

不管GDP多少,不管有没有人拿诺贝尔奖,你吃的米是农民种出来的,你住的房子是工人盖的,你开的车是车工、钳工们拿锤子拿扳手砸的拧的,你90%的研究工作是由99%的普通科学工作者完成的。

如果你把90%的资源交给10%的人掌握支配,看起来效率很高,但总有一天要出大问题的,到时候大师发现,吃的米有毒,住的房子没钢筋,开的车不用钢板用铝板,大师要生存,只好跑到国外拿诺贝尔奖了。

效率优先要适度,开快车也要限速,妄顾基础一味提升功力,您就不怕走火入魔?假如中国80%的本科生都像无趣男一样,我相信中国的硕士博士99%都会合格,大师一堆堆的,诺贝尔奖一堆堆的。

真正重视、抓好从小学到本科这16年的教育,才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乃至经济发展的王道。

反正我没听说过桑塔纳真的跑得过宝马的,零件不一样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38-236239.html

上一篇:李世民和崇祯的道德感
下一篇:飙车与刺马:狂派的复仇
收藏 IP: .*| 热度|

31 李宇斌 周可真 赵国求 武夷山 赵星 李世春 徐磊 曹成 刘玉平 阎建民 刘进平 张素芳 陈绥阳 朱志敏 吴飞鹏 钟炳 杨秀海 周春雷 陈国文 刘颖彪 迟菲 蔣勁松 魏玉保 李晓光 gjd scnlong airenao lftkf zhaowanfu kxpquan passionke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