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翰
行文得聚焦,简洁方为高 精选
2022-4-19 23:57
阅读:6605

心理学的论文写作,行文之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成了惯例,例如,行文不聚焦、不简洁、随意使用“以期”一词,研究者或许已经不把它们当成问题了。因此,需要更为细致地剖析行文,考察可能存在的不当之处。这里,以一篇心理学论文引言中的一段,挑剔地逐句分析,特别点评行文不聚集的问题。

如下内容是该文的第二段(为了简洁,删除了引文),共有6句:

为什么有的人有较强的抗挫力?依据压力交互理论,压力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格特征影响个体对压力生活事件可控性和可能结果的心理评估,进而影响压力生活事件负面作用的发挥。因而,探讨人格特征在压力生活事件和抑郁间的调节作用,能较好地回答个体抗挫力强弱的问题。目前,有关研究主要从某一人格变量(如自我控制感)来探讨人格特征的这一作用,但是,不同人格变量可能不是单独发生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对压力生活事件的心理反应。据此,本研究将在压力交互理论的框架下,综合考察应对方式与人生态度对压力生活事件和抑郁关系的影响及其联系,以期更清楚地揭示个体抗挫力差异的原因。另外,考虑到大学生正处于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较容易受到负面事件的影响,出现抑郁,本研究将以大学生为对象,以期为大学生抑郁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第一句。本段以问句开始,有一定的新意,但是,却问得突兀。由该文可知,研究者并不考察抗挫力,从而,这里使用抗挫力属于行文不聚焦的典型表现。抗挫力又称心理弹性,或译为心理韧性,是当前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论文写作中,一些研究者有意无意往热点问题靠拢,即使自己根本不涉及相应问题,也倾向于使用热点术语。这是行文不聚焦的心理根源之一。

第二句。行文之中需要基础,特别是理论基础,这里引用压力交互理论,是合适的。不过,是否需要专门说到人格特征则值得推敲。其实,人格特征影响个体对压力生活事件可控性和可能结果的心理评估,进而影响压力生活事件负面作用的发挥”,完全可以表述为“个体对压力生活事件可控性和可能结果的心理评估,影响压力生活事件负面作用的发挥”,也就是说,人格特征可以不用提及。

第三句。由本句来看,研究者的核心问题显得是抗挫力,这与该文的实际研究内容不符,所以,如此行文还是没有聚焦。能较好地回答”属于不自信、没力量的表述。同时,句中的“人格特征”,不妨用“个体变量”来代替。

第四句。由于该文不研究自我控制感,并且,纵观该文,除了此处,也不再提及自我控制感,因此,这里的括注根本没有必要。如此涉及一个术语,亦属于行文不聚集的表现。

第五句。点出要研究什么问题,是合适的。不过,本句至少存在5个问题:其一,“综合考察应对方式人生态度对压力生活事件抑郁关系的影响及其联系”表述累赘,阅读起来不顺畅,理解起来很麻烦;其二,该文真正要研究的两个变量“应对方式”“人生态度”,出现得不够自然;其三,依然把研究的目标指向为抗挫力这个该文并不研究的内容;其四,使用“以期”一词,不仅俗套、无用,而且把研究目标指向虚无——研究的目标根本不是“更清楚地揭示个体抗挫力差异的原因”;其五,“更清楚”一词用得欠妥,因为即使该文真的要进一步“揭示个体抗挫力差异的原因”,那么,这个词也让研究意义打了折扣。

第六句。此时才指出研究对象,显得该文并非问题导向的研究报告,考察大学生的抑郁问题,似乎只是因为自己的研究需要被试,才要这么做的,根本不是为了解决现实当中存在的迫切问题而做研究的。同时,再次出现俗套的“以期”一词,并使研究目标偏向——毕竟,“为大学生抑郁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不是该文的研究目标,而根据研究结果,合理地提出“预防和干预建议”是该文的应有之义,无须专门表述。

由此可见,该段行文存在明显的不聚焦现象,随意出现该文不涉及的术语,不合适地使用“以期”,显得很不简洁。针对这些问题,不妨修改成(同样地,删除了引文):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压力生活事件可以预测抑郁,在抑郁的大学生中,压力生活事件与更严重的症状表现、更长的患病时间、更高的复发可能性密切相关。显然,并非所有经历过压力生活事件的人都会抑郁,即使面对同样的压力生活事件,不同个体的抑郁程度也不同。这表明其他变量会影响压力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因此,解决大学生的抑郁问题,需要深入考察大学生的压力生活事件与抑郁之间的调节机制。

由于这段内容是该文的第二段,因此,第一句就引用研究文献,指出大学生的压力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提供研究的文献背景。第二句,用生活经验表述抑郁的个体差异,使行文贴近现实,让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第三句,自然地阐发研究者的重要观点,“其他变量会影响压力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的关系”。第四句,用“因此”开始,承接前面3句,顺理成章地点明自己真正要研究的内容——“深入考察大学生压力生活事件与抑郁间的调节机制”,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深入考察”有具体内容——“调节机制”;同时,又不忘研究内容的问题取向——“解决大学生抑郁问题”。

如此行文,开始就标出研究对象——“大学生”,真正做到了句句不离研究者要考察的抑郁、压力生活事件,高度聚焦。由于表述得当,相当简洁,从而,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别扭。原来的6句修改后为4句,原有369个字,现为184个字,不及原来的一半。特别地,根本不用“以期”这个词语,“因此”后的表述,已足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大学生压力生活事件与抑郁”究竟有什么深入的调节机制呢?

总之,心理学论文写作应当聚焦,真正围绕自己要研究的问题,高度集中地描述、分析、讨论,不能随意散开地写。解决行文的不聚焦问题,首先,需要明晰自己的写作意图;其次,需要确定自己的行文主线;第三,需要选择合适的文献资料;第四,需要组织有效的句子表述。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宏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3470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1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