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njs 又名基湘,同学于浙大。

博文

一字师

已有 3131 次阅读 2011-6-11 14:24 |个人分类:经验分享|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style

一字师

 

基湘

 

     记得读本科时曾听一辅导员讲话。他把“造诣(yi)”说成“造旨(zhi)——造纸”!个人暗下不禁发笑。不过这实在是中国文字“认字认一边,不要问先生”的言语背景下导致的一次误读。

 笑人容易笑己难。我自己也有过长期的误读误写。说起来惭愧,我误读误写的文字甚至更为平常,且直到家人指出后方才发现。

 其一是把“教授”中“授”字的“提手旁”写成“言字旁”。直觉以为教授上课还不是“讲话”——从“言”而不动“手”!于是长期把教授的“授”字写错而不自知,直到家中四叔指正。今日想来实在是可笑之极!

 另一是一直把“逐”作“遂”,“逐遂”不分(能读能写但理解有误)。这在本人博文遥忆潇湘师生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9131&do=blog&id=235658 中多次用错,直到家中大哥发现指正后方才更改。

 大概自己是老师了,学生和师友通常不愿意指出自己的错误。差错虽然简单,犯错者本人却不易发现。迁延至今,也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类似差错。这时如果有几位师友直言相告,无疑差错可以减少一些。但哪里去寻找这样的“一字师”呢?多数人恐怕不愿意搭理这种小事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9131-454087.html

上一篇:答辩困惑
下一篇:故乡:可供思念,可以亲近,但要适当拉开距离
收藏 IP: 60.12.143.*| 热度|

3 刘钢 陈儒军 DXY1234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