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区地质灾害识别与避险
文/马志飞
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对2013年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今年以来,由于降雨降雪、冰雪冻融等因素引发多起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144人死亡或失踪,较去年同期增加近2.5倍。由此可见,今年的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除了那些居住在山区里的村民会面临着灾害的威胁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群体时常处于危险边缘,那就是野外运动爱好者,俗称“驴友”。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的不断增多,一些伤亡事件也不断发生。
2008年8月1日下午,23名“驴友”在南宁大明山突遇山洪,其中8人被洪水冲走,后来经过多方搜救,仅救出5名“驴友”,另外3人不幸遇难。2012年9月2日,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南山镇一尚未开发的深山老林里,20多名“驴友”遭遇山洪,其中4人被急流冲走,造成1死3失踪。诸多案例,屡见不鲜,这也让我们越来越关注山区的地质灾害问题。
与平原区不同,山区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它们大多是瞬间发生,历时短暂,具有难以预测的突发性,地质学上称之为突然性地质灾害。在时间上,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特别是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根据防灾人员多年来的经验,在强降雨和持续暴雨中、或之后短时间内是需要加强警戒、预防灾害的关键时刻。
崩塌的识别与避险
2010年7月17日下午4时左右,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青片乡上五村石人梁子崩塌隐患点,由于受强降雨影响,出现零星滚石,监测人员发现后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政府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直接受威胁的33户141名群众紧急疏散撤离至安全地带。第二天下午2时左右,发生大面积崩塌,滚入居民家中的最大滚石体积达4.5立方米,造成部分房屋建筑和家具被毁,由于群众转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这是一起成功避险的典型事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有崩塌隐患的地方,必然是紧邻陡峭山体的地方,无论是坠落还是滚落,在重力作用下的岩、土体从较陡的斜坡上突然脱离山体,都会威胁坡脚下的建筑、道路、车辆及人群的安全。对于居住在山区里的村民而言,修路、建房都应该首先采取避让措施,其次可以修筑挡墙、防护网等进行治理。而对于那些登山的游客,则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不要违反景区的要求而去爬野山,因自身不守规矩而造成事故的案例时有发生;第二,碰到下雨天不要登山攀岩,也不要在山谷中停留,以免发生意外;第三,了解一点崩塌灾害发生前的征兆,比如发现陡峭的山上经常掉下小石块儿,陡峭的山体根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听到岩石的撕裂声,或者岩石之间相互摩擦的声音,这都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及时躲避,可能崩塌就要发生了。
滑坡的识别与避险
滑坡,在有些地方,人们称之为“走山”、“跨山”、“土溜”等,其实,这都是一种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上的一个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当滑坡将要出现时,会有比较明显的征兆,比如说:山体上顶端部位突然出现一条或多条裂缝;山体上的高塔、烟囱、电杆或树木出现歪斜现象;山体上是房屋、道路、水渠等出现变形拉裂;山体四周的岩体或土体出现小型坍塌和松弛现象;山脚下出现变形、挤压或隆起现象等。
最近几年,我国通过宣传教育和群测群防工作,已经成功避免了多起滑坡灾害,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四川达县滑坡”。四川省达县青宁乡岩门村是素有“川东梨花之乡”之美称,全村以梨树种植为支柱产业,层层美丽的梯田使岩门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但是,7月2~6日,达县持续普降特大暴雨,岩门村村民监测员谢光全在巡查时发现地面出现裂缝,随后裂缝迅速扩大,他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村委会主任,并拿起铜锣边跑边挨家挨户地报警。上级领导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赶到现场,组织转移险区内的村民。7日9时左右,全村552户2251名村民刚刚撤至安全地带,整个村庄顿时山崩地裂,“轰隆隆”的巨大轰鸣声在山谷中激荡。不到一小时的时间,整个岩门村的1658间房屋成为一片废墟,美丽的梯田也在瞬间被扭曲解体。滑坡面长2000米,宽1500米以上,体积达3300万立方米,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亿元!但由于预报预警及时,受灾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和安置。如此特大型滑坡竟没有损伤一人,真是一个奇迹!
倘若山里真的发生了滑坡,注意逃生的时候千万不能顺着滑坡体滑动的山坡跑,要向滑坡的两侧跑,若滑坡移动速度很快,情急之下可以先抱住大树,防止被掩埋。
泥石流的识别与避险
泥石流是一种高浓度的泥、沙、石、水相混合的流动体,其中固体的体积一般超过15%,最高的可达80%。与普通的山洪相比,泥石流的冲击力更大,破坏力更强,可在短时间内流出几十万以至数百万立方米的固体物质。所以在有些地方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龙扒”、“走蛟”等。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必须要有水源存在,具有液体的性质;其次,要有丰富的、松散的固体物质;第三,顺着沟谷走向要达到一定的落差,才能产生流动。
通常而言,在暴雨或连续降雨数日之后,如果出现洪水突然增大,水体变浑,沟谷深处有巨大的轰鸣声或震动感,即是泥石流爆发的前兆。
2005年8月20日下午3时,湖北省保康县城区普降特大暴雨,城关镇叶家湾二组一位村民发现自己家的狗狂叫不止,出门时又看到山腰水田上方的泥土掉落、山体上产生多条裂缝,并伴有沉闷的声音,便奔跑大声呼喊:“乡亲们,快跑啊,有滑坡!”在她的呼喊下,村民们纷纷逃离到安全地带。下午4时许,一股由山体滑坡引发的泥石流翻滚而下,顷刻间55间房屋化为乌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0万元。由于村民撤离避让及时,36户149名村民竟无一人伤亡。
我们在雨季出行前,一定要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大雨后尽量不要到山谷旅行,不能为了图一时快乐而一意孤行。在野外,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的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谨记泥石流将至的征兆。如果真的遭遇泥石流,要立即朝着与泥石流垂直的方向逃跑,而且要向高处的山坡上跑,绝对不要顺沟方向跑,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因为只有离泥石流发生地较远的高地或是河谷两岸的山坡高处才是安全的地方。
总而言之,山区地质灾害识别和避险,就是要牢记几个字:看天气,避风雨,多观察,心仔细,不冒险,守规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