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玉之香从何来
马志飞
说到香味,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花朵的芬芳、奶油的甜香以及红烧肉的味道。或许你不曾想到,自然界中有些石头也能刺激你的嗅觉。传说中有一种玉石能够持续散发香味,这就是神秘的香玉。
香玉是否真的存在?如果世上真有香玉,那它究竟是什么岩石呢?
真假难辨的香玉
我国不仅具有种类繁多的玉石品种,而且,玉石文化也博大精深,就连与玉有关的汉字也不胜枚举,多达几十个,诸如琼、瑶、珺、琳、瑾、瑜、琮……分别指代不同形状或不同材质的玉石,古典文雅而又寓意美好。相比之下,“香玉”二字略显简单直白,却更能凸显美玉与众不同的特点——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当然,在古诗词中,“香玉”一词并非用来指代有香味的玉石,而是泛指美玉。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词作《归国遥·香玉》开头便写道:“香玉,翠凤宝钗垂簏簌。”意在赞美一位美丽女子的容貌,她头上戴着香玉,钗上的凤坠低垂。也有诗人用“香玉”比喻花瓣,例如唐代诗人李洞的诗句“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即是如此。不知从何时开始,“香玉”也常用来赞美女子的体肤,如“怜香惜玉”“香消玉殒”这些词语所含“香”“玉”二字,就是形容美人的。
尽管在古人留下的诗词中,“香玉”并不用来指代有香味的玉石,而是泛指美玉或美人,但关于带有香味的玉石,也确有历史记载。唐朝学者苏鹗在《杜阳杂编》中写道:“肃宗赐辅国香玉辟邪二,各高一尺五寸,奇巧殆非人间所有。其玉之香,可闻于数百步,虽鏁(同“锁”)之于金函石匮,终不能掩其气。”文中所说的肃宗,即唐肃宗李亨;辅国,即当时权倾朝野的宦官李辅国;辟邪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狮而带翼。据此分析,唐朝时就有自带香味的玉器。不过,《杜阳杂编》毕竟只是一本笔记体小说,书中记载的都是宫廷轶事、海外异闻、奇技宝物等,尽管后来宋朝李昉等人编纂的《太平广记》、清朝王士禛编著的《香祖笔记》等都收录了这则故事,但其真实性仍值得怀疑。
在清代著名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中,作者纪昀曾直言不讳地说:“《杜阳杂编》记李辅国香玉辟邪事,殊怪异,多疑为小说荒唐。”不过,他又接着这样写道:“然世间实有香玉。”根据纪昀的记载,他的外祖母有一块用青玉制成的扇坠,据说是从明朝的内廷里流转出来的。玉坠的做工很简朴,按照原石的形状雕了两条螭龙,上面有几处血斑,看起来如同熔化的蜡油。若用手搓热玉坠,能闻到沉香的气味,如果不将玉石搓热,就没有香味。纪昀据此判断,李辅国的香玉也应该是这样的材质,只不过被记事的人夸大其词罢了。
纪昀不仅在书中否定了前人的夸张说法,而且以自己身边的事作为例证证实了香玉的真实性,有理有据,应该比较可靠。但他所说的香玉究竟是何材质,仍然语焉不详。从他的描述中推断,这很可能是一种琥珀。原因在于,琥珀是几千万年前松柏科植物分泌的树脂形成的化石。树脂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如果我们用手或纸摩擦琥珀表面,或采用火烫的方式,就能闻到琥珀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松香味。琥珀的这些特征与纪昀所描述的香玉有相似之处。
琥珀(摄影:马志飞)
南宋学者曾慥编纂的笔记小说集《类说》中记载:“卞山在湖州,山下有无价香,有老母拾得一文石,光彩可玩,偶坠火中,异香闻于远近,收而宝之,每投火中,异香如初。”这里提到的卞山,又名弁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紧邻太湖,自古以来就以出产奇形怪状的太湖石而著称。令人疑惑的是,古人记载的这块能够散发异香的“文石”究竟是什么岩石呢?按照现在的矿物学名称,所谓“文石”,指的是一种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矿物,但这种矿物本身没有任何香味;而按照古人的说法,“文石”通常指的是带有纹理的石头,概念较为模糊,它的矿物成分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香味都难以考证,时至今日仍是未解之谜。
神奇的“飘香石”
在陕西省与四川省交界处有座米仓山,传说那里不仅出产耐火烧的“丝线石”,还出产另外一种奇怪的石头,当把这种石头清洗干净后,放在鼻子下面,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当地人称这种石头为“飘香石”。为了破解米仓山“飘香石”的秘密,地质专家曾专门走进大山深处进行实地调查。他们在溪流边发现一种墨绿色的石头,竟然真的带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实验室鉴定结果显示,这是一种特殊的变质岩,名为蛇纹石化大理岩。
视频链接:https://tv.cctv.cn/2021/01/04/VIDEmOH7eshKSAMefLtJe2Ck210104.shtml
我们都知道,要想闻到香味,前提条件是这种物质能挥发出具有香味的分子。当一些极微小的芳香物质飘散到空气中,被我们鼻腔里面的嗅细胞感知,于是我们就能感觉到香味。容易挥发产生香味的是有机物,所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天然香料有的取自某些动物的分泌物,例如麝香、灵猫香、海狸香、龙涎香等,更多的则是用某些植物的花、叶、果实、种子、根、茎、树皮或分泌物加工而成,例如玫瑰、薄荷、茴香、薰衣草等。而岩石是致密的无机物,一般不会挥发分子,所以岩石自身是不大可能产生香味的。
那么,为什么米仓山的蛇纹石化大理岩能够自带香味呢?专家认为,这与当地环境有关。米仓山植被茂密,植物产生的芳香类有机物覆盖于岩石表面,在适当的温度、压力及覆盖条件下,这些芳香类有机物逐渐渗入到岩石中间极其微小的孔隙内,历经成千上万年的漫长时光,把石头也染上香味也就顺理成章了。
其实,对于这种现象,人们早在18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浙江杭州有位名叫陈性的学者编纂了一本《玉纪》,书中根据收藏家鉴定玉器的心得记录了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许多古玉,其中就包括香玉,说它具有如同奇南香(一种产于亚热带地区的香木)一样的味道。陈性解释说,香玉之所以会出现香味,是因为“玉在土中与香物为邻,年久受其沁,沾其香,非玉之自能吐香也”。陈性还进一步指出,如果想感受它的香味,必须煮上一壶好茶,然后把玉石放置其中,最终得到的茶水就会芬芳馥郁,香气扑鼻。由此可见,此时人们已经揭开了香玉的神秘面纱,对香玉的成因给出了科学的解释。
近年来,民间收藏界开始流行一种所谓的“金香玉”,这种藏品以其自带香味的奇特现象吸引人们的眼球。实际上,古代文献中并没有关于“金香玉”的记载,所谓“有眼不识金香玉”的噱头,也只不过是今人从俗语“有眼不识金镶玉”或“有眼不识荆山玉”讹传而来。目前所发现的能够产生香味的石头,仅出现在川陕交界的山地。2004年,有人在这里发现一块能够发出奶油巧克力味道的香石,经鉴定发现其中所含的矿物主要是由镁质灰岩经热液交代变质作用形成的蛇纹石。2005年,首都博物馆收到一块重达256千克的珍贵赠品,名曰“金香玉石”,其实它的主要矿物成分也是蛇纹石,与米仓山的“飘香石”属于同一类型。由此可见,如今我们所能见到的香玉本质上都属于蛇纹石矿物。
蛇纹石化大理岩(摄影:马志飞)
蛇纹石化大理岩(摄影:马志飞)
岩石有香也有臭
很遗憾,地球上自带香味的石头十分罕见,并且历史资料中记载的香玉扑朔迷离,无迹可寻。相反,自带臭味的石头却比较常见。
例如毒砂,又名砷黄铁矿,化学成分为FeAsS,是金属矿床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含砷矿物。当我们敲击它的时候,就会闻到一股蒜臭味。此外,还有雄黄和雌黄,化学成分分别为As4S4和As2S3,它们都形成于低温热液(一般为50~200℃)矿脉中,是热液硫化物与含砷矿物发生反应的产物,彼此经常共生,形影不离。如果这两种矿物被火灼烧,会冒出带有蒜臭味的烟雾,而烟雾中含有三氧化二砷,该气体冷凝后形成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就是人们俗称的砒霜。
尽管依靠气味可以帮助地质工作者鉴定岩石和矿物,但是仅仅依靠气味来寻找或辨别岩石,几乎不大可能。
为了准确判断岩石和矿物的种类,所依据的主要因素就是鉴定它们的光、电、声、热、磁力、比重、硬度、嗅味等物理特征及其化学成分特征,这需要综合多种特征才能最终给出岩矿鉴定的准确答案。其中,嗅味既包括通过舌头感知的味觉,也包括通过鼻子感受的嗅觉。(原文作者马志飞,转载请注明出处)可用味觉感知的主要是一些卤化物矿物和硫酸盐矿物,比如味咸的石盐、味苦的芒硝、味咸而苦涩的钾盐、微带甜涩味的硼砂等,它们通常为盐湖的化学沉积产物。可用嗅觉感知的主要就是毒砂、雄黄和雌黄等矿物;不过,它们散发的气味不仅恶臭难闻,而且具有毒性。因此,我们可不要轻易去闻,以免受到伤害。
毒砂(摄影:马志飞)
雄黄和雌黄共生,其中橘红色为雄黄,黄色为雌黄(摄影:马志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