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物探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ny1984621 噤若寒蝉,惜墨如金,不谈政治,不谈工作,我只代表我自己。

博文

“天坑”恐慌,大可不必 精选

已有 5528 次阅读 2010-6-30 21:02 |个人分类:发表作品|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地质, 灾害, 地面塌陷, 恐慌, 天坑

来源:新华社《环球》杂志

作者:马志飞

    喜欢历史小说的朋友们,应该还能记得瓦岗寨的程咬金“单身探地穴”的精彩故事吧,古人对于那些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上天的旨意”,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给它们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但实际上,从科学的角度看,“天坑”并不神秘。

频频地陷

    2010年6月16日傍晚6时40分许,南京夫子庙附近长乐路箍桶巷东口的斑马线处突然塌陷,惊现出一个直径约2米,深3米的大坑。

    6月14日凌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大成桥镇的稻田出现一个长约3米、宽约2米的深坑,而在6天前,该镇一杨姓村民家的厕所突然沉塌,形成一个直径达五米多、口小里大呈坛状的塌陷坑,坑内不时还会传来哗哗的流水声。

    6月12日上午,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北路公交车站附近马路发生地陷,出现一个长宽各约2.1米,深约1.6米的大坑。

    6月6日下午,湖南烈士公园英雄纪念塔东面山坡发现一个直径10米左右的圆形大坑。

    6月5日凌晨,浙江黄衢南高速公路衢南段江山境内突然出现了一个直径8.3米、深6米的大坑。幸亏当时来往车辆及时躲避,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6月4日,南昌市昌南大道与迎宾北大道交叉口附近路面突然发生塌陷,一辆过路汽车被卡在洞口处。

    6月3日,广西来宾市良江镇吉利村出现4个大坑,造成当地房屋墙体或倒塌、或倾斜、或开裂,并波及邻近的一座小型水库。

    不仅在我国屡屡出现这样的怪事,国外也时常面临同样的遭遇。今年5月30日,中美洲国家危地马拉首都市区突然出现了一个深60米、直径约20米的巨坑!更为令人惊讶的是,同样在这个城市,2007年也曾出现过一个巨大的塌陷坑,直径70米、深度为100米,一度引发当地居民的恐慌。

    诸多案例,不胜枚举,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几乎每天都在更新。想起这可怕的一幕幕,我们不禁胆颤心惊,同时,我们也会忍不住去思考,短短数日频频地陷,天灾?人祸?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究为何物

    古人称“地穴”,今人称“天坑”,这一个“天”一个“地”便将我们古往今来芸芸众生的无知和无奈暴露无遗。人类已经在天地之间生存繁衍了数百万年,不甘于寂寞的人类可以飞到月球、飞到火星甚至飞越太阳系,遗憾的是到如今仍然对我们脚下的地球充满敬畏和迷茫,在地球母亲的面前我们才深深地感觉到人类之渺小、自然之伟大。

    事实上,很多时候大家对地陷的理解是错误的,一部分原因是群众口口相传,便有了“天坑”的称呼,另一部分原因是某些媒体的误导,在未明真相的情况下抢先报道,不论什么坑都冠以“天坑”之名号,不断引发人们无端的猜测和恐慌。

    从地质科学的角度来说,“天坑”一词专指发育成熟的岩溶塌陷,具有稀有、壮观、雄奇、险峻、生境独特和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综合属性,它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喀斯特景观,与一般漏斗、洼地或竖井具有明显区别。我们知道,碳酸钙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作用下容易溶解为钙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因此自然界中的碳酸盐类岩石最容易发生岩溶现象,从而在地下形成大大小小的空洞。随着时间的不断积累,地下空洞一旦渗透到地表,便会形成塌陷坑。

    我国洞穴研究专家朱学稳研究员指出,“天坑”的含义是宽度和深度不小100m的塌陷漏斗,并由直立的周壁而构成陡峭的剖面,由中文音译而来的“Tiankeng”一词也逐渐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近年来,世界各地已经发现许多规模巨大的天坑或天坑群,东南亚群岛、欧洲南部的意大利、非洲大陆东南的马达加斯加、北美洲的墨西哥、南美洲的巴西、加勒比海地区的波多黎各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现。我国也已经累计发现数十个,主要分布在重庆、广西、四川和贵州境内。

    一般而言,如果这种地质现象发生在无人居住区,大多不具危害性,若经过合理开发还能成为风景优美的探险和旅游胜地。比如我国重庆奉节小寨天坑群、广西乐业天坑群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天坑旅游景区。

    谈到这里,笔者建议大家以后一定要慎用“天坑”一词,如果真的要用,也要先考虑清楚是否应该把双引号牢牢地扣上。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面对连日来不断出现的塌陷坑,也有人如此形容:名为天灾,实为人祸。这未免也太绝对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按照地质条件的不同,地面塌陷可分为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及黄土湿陷三种。简单一点,我们不妨将其分成自然塌陷和人为塌陷两大类,前者是地表岩、土体由于自然因素作用向下陷落而成,是为“天灾”,如1993年广西柳州地区黎湛线铁路的岩溶塌陷竟造成了车辆颠覆的严重后果;后者是由于地下水超采、不合理开矿及工程建设等人为作用导致的,即是“人祸”,如2008年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突然发生的大面积地面塌陷。

    城市里之所以出现地面塌陷,通常都与地下水位的变化和人类工程活动有关,如过度抽取地下水、久旱降雨等造成地下水水位的暴落暴涨、下水管道渗漏淘蚀地下的土层、建设施工震动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工程活动的范围和强度越来越大,提高了城市地质灾害发生的的概率。因此,说其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更为确切。

    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地面塌陷在我国各个省(市、区)几乎都有分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岩溶塌陷总数近3000处,塌陷坑3万多个,塌陷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其中以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省(区)最为常见。采空塌陷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矿山及其周围地区,其中又以煤矿采空塌陷最为突出,黑龙江、山西、安徽、山东等省则是矿山采空塌陷的严重发育区,全国共发生采空塌陷180处以上,塌陷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黄土湿陷则主要见于陕西、甘肃、宁夏、山西等黄土分布省(区),相对较少且较为集中。

    从时间分布上来看,与2001年以来多年同期相比,今年5月份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最多,仅地面塌陷就发生了66起,平均每天超过两起。之所以出现这种密集性,原因就在于地质灾害的出现与强降雨和持续暴雨的季节分布具有密切关系,每年的5~9月份通常为多种地质灾害的多发季节。特别是今年5月份,我国南方地区共出现了5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局部地区出现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的强降雨,结果导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但是,多年统计数据显示,地面塌陷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太大波动。据《全国地质灾害通报》的数据:2006年我国全年共发生地面塌陷398起,2007年发生578起,2008年发生451起,2009年发生316起,2010年1~5月份共发生142起,平均每天发生一起灾害报告。总体而言,灾害趋势相对稳定,并无较大异常。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如同地震一样,虽然现在还不能十分准确地预报何时何地会发生地面塌陷,但我们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它的危害,因为地面塌陷在发生前往往也有前兆出现,如井、泉的突然干枯,水位骤然降落,地面积水渗漏引起的地面冒气泡、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等。对于自然成因的塌陷易发区,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时应该尽量避让,不作为建筑物和居民生活用地;对于采空塌陷易发区,应首先查明位置和范围,在以后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要注意消除或减轻人为因素的影响,如设计完善的排水系统,避免地表水大量入渗,对已有塌陷坑进行填堵处理,防止地表水向其汇聚注入等。

    防患胜于治患,防灾胜于救灾。每当雨季来临,各级政府和人民都需要进入“战备”状态,在建立专业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群测群防,未雨绸缪,方能防患于未然,把灾害损失降至最小。

来源:2010年7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3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环境问题思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8217-340163.html

上一篇:世界上历次最严重的石油泄漏位置全图
下一篇:卫星图像:中国南方暴雨成灾
收藏 IP: .*| 热度|

18 李传亮 陈龙珠 尚松浩 陈儒军 杨远帆 曹聪 吕喆 盖鑫磊 王振东 高建国 鲍海飞 杨延丽 丛远新 刘庆丰 majorite neilchau pkuzeal threedoctor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