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DXZJ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HDXZJW

博文

AEM连刊4篇重磅成果,陈忠伟院士、孙学良院士、王训、卢迅宇等人最新催化成果!

已有 7600 次阅读 2021-3-17 17:57 |个人分类:科研动态|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1.png2.png

期刊介绍

《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创刊于2011年,该杂志从材料的角度关注能源的研究,涉及广泛的研究范围,涵盖与能源相关的研究,包括光伏,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氢能技术,热电,光催化,太阳能技术,磁致冷和压电材料等领域。

T.png

能源一直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之一,《先进能源材料》作为能源领域的顶尖杂志之一,一直以来都在报道能源材料领域最前沿的研究热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其影响因子高达25.245。在3月10日,《先进能源材料》在线连续刊发了4篇催化领域相关的文章,包括综述、研究性论文。

1.MOFs作氧电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A1.png

氧还原反应(ORR)和析氧反应(OER)相关的电催化过程在绿色能源相关技术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合理制备高性能的氧电催化剂是开发相关的能源设备的关键,如燃料电池和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s)基材料作为非贵金属氧电催化剂,由于其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可调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人员开发了各种方法来制备MOF基电催化剂并调节其活性位点,如异质金属掺杂、缺陷工程、形貌调整、异质结构构建。

吉林师范大学的李海波、冯明、华南师范大学的王新、滑铁卢大学陈忠伟院士等人从活性位点的调制策略入手,综述了近年来MOF基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用于合成各种MOF基氧电催化剂的合成方法,随后讨论了提高其性能所需的潜在理论机制,最后讨论了一些目前存在的阻碍其实际应用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A2.png

图1-1 典型的MOFs的合成及其衍生物的构型


A3.png

图1-2 基于MOF的氧电催化剂活性位点调控策略,包括原始MOF和MOF衍生物

Modulat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s Advanced Oxygen Electrocatalysts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2003291


2.相分离pK有序化,谁的催化性能更好?

B1.png

发展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和碱性水电解技术,需要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加快氢氧化反应(HOR)和析氢反应(HER)。

暨南大学的孟辉、金彦烁、西安大略大学的孙学良院士等人报道了一种相分离的Mo–Ni合金,由Mo金属和嵌入Ni金属纳米颗粒组成,命名为PS-MoNi。PS-MoNi具有良好的氢电极活性,具有较高的交换电流密度(-4.883 mA cm-2),与已知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最高交换电流密度相当。而且,非晶态相分离的Mo-Ni合金比金属间化合物Mo-Ni合金(IC-MoNi)具有更好的结构和电化学稳定性。XANES及DFT计算共同表明,PS-MoNi中电子从Mo转移至Ni,优化了Mo表面的*H吸附自由能,即通过嵌入金属Ni纳米粒子对金属Mo进行电荷密度调控,可以促进HOR和HER性能。

B2.png

图2-1 局部结构分析

B3.png

图2-2 析氢活性

B4.png

图2-3 氢氧化活性

Phase‐Separated Mo–Ni Alloy for Hydrogen Oxidation and Evolution Reactions with High Activity and Enhanced Stability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2003511


3.亚纳米线助力高效CO2电还原!

C1.png

作为纳米晶体催化剂和单原子催化剂之间的桥梁,由于量子效应以及合成条件苛刻,亚纳米尺度材料一直以来难以被用于催化反应。

清华大学的王训等人首先在硫化铜成核阶段引入多金属氧酸盐(POM)团簇,通过共价共组装的形式,成功合成了亚1 nm Cu9S5纳米线,其排列结构类似于在聚合物领域的A-B-A-B型共聚合构型,其中“A”和“B”分别代表Cu9S5单晶胞和POM团簇。多种结构表征进一步证实了Cu9S5纳米线存在single‐unit‐cell结构。因此,每个Cu9S5晶胞都可以独立作为一个活性位点。在电还原CO2过程中,与纳米晶Cu9S5相比,亚1 nm Cu9S5纳米线表现出极高的产甲酸活性以及法拉第效率。

C2.png

图3-1 Cu9S5 SNWs和Cu9S5 NWs的制备示意图

C3.png

图3-2 Cu9S5 SNWs和Cu9S5 NWs的结构表征

C4.png

图3-3 探讨反应机制

Single‐Unit‐Cell Catalysis of CO2 Electroreduction over Sub‐1 nm Cu9S5 Nanowires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2100272


4.原子活性位点的电子调控,实现高效ORR!

D1.png

合理设计经济有效的活性电催化剂是大规模实现氢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的必要步骤。新南威尔士大学的Rose Amal院士、卢迅宇等人报道了一种新型的ORR催化剂,该催化剂将薄Cu层修饰的Co纳米颗粒封装在含有丰富Co-Nx和Cu-Nx位点的石墨碳层中,并命名为SA-CoCu@Cu/CoNP。SA‐CoCu@Cu/CoNP复合材料在碱性介质中表现出显著的ORR催化活性、非凡的稳定性和优异的耐甲醇性,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优于商用铂碳,同时也在酸性介质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X射线光谱测试和DFT计算表明,ORR的优异催化性能源于嵌入的纳米粒子和附近的Cu-Nx物种的给电子效应改变了Co-Nx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此外,还发现了Cu-Nx位点能够有效抑制在ORR过程中形成过氧化物,使所合成的催化剂具有较长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效率,有利于实际应用。

D2.png

图4-1 SA‐CoCu@Cu/CoNP的结构表征

D3.png

图4-2 SA‐CoCu@Cu/CoNP的光谱表征

D4.png

图4-3 理论计算

Electronically Modified Atomic Sites Within a Multicomponent Co/Cu Composite for Efficient Oxygen Electroreduction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2100303

华算科技专注理论计算模拟服务,具有超强的技术实力和专业性。是同时拥有VASP、Materials Studio、Gaussian商业版权及其计算服务资质和海外高层次全职技术团队的正规机构!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分子动力学、蒙特卡罗等方法相结合,对电池、催化、纳米材料、生物医药等进行多尺度设计与模拟,专注为海内外催化、纳米及能源领域科研人员提供材料计算模拟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客户群体:已为清华、北大、天大、北理、北航、西交、华工、同济、复旦以及中科院各大院所等百余个高校院所提供超过1000个解决方案。

点击链接提交计算需求http://tsinghuasuan.mikecrm.com/600FYnG 

DFT理论计算培训包括:

VASP软件零基础培训、VASP晶体与二维材料专题培训、VASP表面/吸附/催化专题培训、VASP半导体与缺陷专题培训、催化DFT计算培训等。

Materials Studio零基础培训、Materials Studio电催化专题培训、Materials Studio进阶培训等。

高斯计算零基础培训、高斯进阶培训等。

联系人:吴硕  电话:13128723011  微信:huasuan-shuo(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小硕.jpg

DFT催化.jpg高斯零基础培训.jpg2.png1.pn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31381-1277264.html

上一篇:东华大学Angew.:240h长期催化稳定性,多孔铜基催化剂法拉第效率高达53.8%!
下一篇:连载6年,他发表的正刊可以拍连续剧:6篇Science,1篇Nature
收藏 IP: 120.231.2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