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献给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60周年,同时也是我进入母校学习、工作40年的值年纪念。
从7岁上学,到17岁中学毕业,再加上4年上山下乡,进入大学学习时已经是21岁了。如今又有40年过去,转眼已进入耳顺的人生阶段。一辈子处于学习和科学研究之环境,许多感悟存于内心,记下学术方面的内容作为本书的后记。
最为感悟的是对“科学”的认识。记得刚刚进入大学时,充满了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的自豪和进行科技攻关的愿景,期盼着什么时候能够获得研究成果。现在回头看去,当时对什么是科技都不懂。只是带着对科技的崇拜,首选报考并进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已经在进行科学工作,只要努力,应该能够获得成果。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讲,学习不算什么。本来自己在中学学习期间就是佼佼者,进入大学,又恰赶上提倡科学技术的时代,主、客观都在激励着自己刻苦学习。尽管科大惯以重数理化基础而出名,种种辛苦都由于自己有兴趣而变得毫无感受。所以一口气从本科读到博士,没有明确理由,只是怀揣着考上大学时的初心,顺着多数同学的大流而行。
真正的思考始于博士毕业。88年博士毕业,时值科学的春天(78年)已近10年。虽然当时博士不多,每位毕业生也有毕业后做些什么的问题。记得在毕业前,老师召集即将毕业的学生开会,听听每一位同学的打算。当听到每位同学对自己想开展的科研工作时,老师总会说出某某实验室已经在开展这项工作。说实在的,当时我们对科学的理解仅仅限于前人没有做过的研究工作。只要是已经有人在做,就认为没有必要再做这方面的工作。会后,乃至毕业后一段时间,面临不知做什么的困境。虽为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并重,什么是科学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自己的第一个科研课题是稀土掺杂聚合物光纤放大器研究。相关研究工作是本书第二章有源聚合物光纤的主要内容。从材料设计到获得光纤放大介质材料共用去了10年时间。紧张的科研工作之余,我还没有忘记我所思考的问题:什么是科学?
系统的思考始于我给研究生开设一门选修课,即“光子学聚合物”。在与学生的探讨过程中,科学概念的内涵逐渐清晰:科学是对未知的探索,包括未知的知识和未知的规律。这个过程是没有穷尽的。科学进步的历史就是好奇心推动的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史。
这样一种定义不同于科学是正确知识的定义。科学一词是一个外来词。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使“德先生”和“赛先生”进入中国文化,而“赛先生”就是指科学。这样一种引入,使得赛先生一下就成为中国文化中的新圣人,所以用她来代表正确的知识确实方便大众理解,方便进入中国文化。
然而,这样一种理解,给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却带来了二朵乌云。一是科学成为了一种工具,把人类进行的、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的活动分成两类:科学与反科学;二是削弱了科学定义中的探索内涵。人们的目光更多的放在已有的知识,而不是放在尚未获得的知识。这两朵乌云压制了中国文化中的创新因素。
一个最为显著的例子是,当面对一篇论文,或是一项科研工作,很多学生回答不出文章或科研工作中包含的科学问题,多数只能答出论文或科研工作的研究内容。众所周知,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胜过好的答案。当大多数学生不能提出好的问题,不跟风的科研又来自何处?
40年的大学生涯,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阶段,使我对什么是大学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识。曾几何时,“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论述给出了大学的内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曾以有郭沫若、严济慈、钱学森等一批大师任教而倍感自豪。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工具将海量信息会瞬时送到每一个人的面前,使得个体的科学视野迅速扩大,专业深度日趋深入。跨领域的创新工作鲜有出现,真正的创新只能在窄窄的专业领域获得,开创性成果仅会得到很少专业人士的认可。相应地,多才、多艺的跨领域大师再也没有可能产生。这是人的有限生命过程决定的。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科学中去已成为科学工作者的宿命。
没有了大师,是否就没有了大学?由此而延伸,什么是大学?为什么要上大学?就时常出现在考生们的心中。毋庸置疑,大学是人类知识的传承地,是培养未来引领社会发展人才的园区。
就培养人来说,大学要给受教育者以人格的培养,使他们具有能够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通过大学学习,不仅要获得支撑目前社会的相关知识,还要获得发展未来社会的新知识。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合格的毕业生还要通过培养,具备学会学习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作为知识的传承地,大学的学科建设要全面,更重要的要有传承。传承包括接受已有的知识和开创新的知识。前者对应于教学,后者对应于科学研究。
从上述对大学的描述可以看出,大学是最好的基础研究单位。理想条件下,没有考评,没有指标,一代、一代有限生命的教师凭着自己的兴趣在各个不同学科领域进行着无限的新知识探寻,同时将学生带到知识的前沿,共同吸取着建设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知识。一个社会,不是所有人都要成为领导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要上大学。只有那些认识清楚大学是什么,并有愿望成为未来社会各专业领域领导人的年轻人才是最好的大学候选生。
科学是对未知的探索。科学研究是什么?科学研究是科学概念的次级概念。如果说科学是哲学领域的一级概念,科学研究就是指科学概念中一项更为具体的内容。这一概念还包括基础性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性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前者也常称为纯科学研究。此类研究涉及人类知识的传承,没有基础研究,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然而,这种研究给社会的贡献是隐形的,常常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直接的感受。只有通过相应的技术发明和工程发展,才能将新知识转化为人类生活能够感受到的进步。围绕一个具体需求进行的科学研究是应用性科学研究。这种需求推动的科学研究是目前科学项目的多数。与技术性和工程性工作不同,这一类工作中仍然存在太多的未知,所以仍然属于科学研究。从纯科学研究始,到工程性工作终,一个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创新性产品才能得以完成。这其中的管理一直是社会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个人经历过产、学、研结合模式,独立开发模式,科研项目模式,企业项目模式,政府项目模式,等等管理模式,深感这类管理是一个涉及很多的部门的综合过程。处于不同工作领域和不同背景人员,需要建立共同语言,互利原则,等等。作为大学教师,除非放弃前述的大学范畴内的工作,否则很难完成上述从科学研究成果到创新性产品的过程。本书涉及的新材料和新技术都有可能成为造福人类的新产品,多是由于这一原因而尚未完成。
作为大学教师,一生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回顾报考大学时的初心,深感自己的一生还是很幸福的。作为具有很强好奇心、又喜欢表达自己理念的人,选择大学教师作为职业是正确的。个人幸福感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为人类知识的传承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书作为自己20多年的科研工作的总结,自认为很好地表达了自己对聚合物专业领域的贡献。追根求源,专著的内容是由一篇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所构成。除了知识方面的贡献,这些学术工作还培养了众多的学生。尽管今天工作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大学学习获得的学术训练使得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应有的领导责任。特别是,仍然在学术领域工作的学生,将会在本专著涉及的领域继续开创新知识,新规律,将无限的科学研究继续进行。归根结底,科学是一代人、一代人不断传承的事业。
科学的高峰不断出现,希望永远存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其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404-110766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