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的困惑与NP理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2205 平常心是道

博文

探访埃斯塔克(Estaque)-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已有 395 次阅读 2025-2-21 11:55 |个人分类:在中法文化之间流连|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多年来一直在探寻西方绘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足迹,这次来马赛聚焦在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

塞尚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因为他的绘画风格强调几何形体、色彩结构和透视创新,奠定了20世纪现代艺术(如立体主义、野兽派、抽象艺术)的基础。

在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绘画中,艺术家通常使用单点透视法Vanishing Point),让画面看起来像现实世界的延伸,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但塞尚发现这种方法过于僵硬,无法真正表现人眼看到的世界,于是他尝试使用多个视角,同一幅画可能包含不同的观察角度,让画面更加动态和立体。

在印象派中,艺术家们(如莫奈)使用小笔触和色彩叠加来表现光影,但塞尚认为印象派过于关注瞬间的光影,而缺乏结构感,于是他尝试分解物体,把大自然还原为基本几何形状

塞尚在探索现代绘画之路上,1864年来到埃斯塔克(Estaque),马赛郊外一座渔村。塞尚在山上小教堂边租了一间小屋,前面是直通海港的连绵瓦片,背后是低矮的岩石山丘。在这里塞尚充满激情地画着,一笔笔,一年年,风景渐次改变,画面逐日融合,屋顶、海水、荒芜的岩石、青翠的灌木丛,在他的视野中幻化为独特的新模样。

塞尚在给毕沙罗的信中这样描述埃斯塔克,就像打牌。红屋顶对蓝海洋。橄榄树和松树四季长青。阳光如此耀眼,万物似乎只剩剪影,却又不是黑白两色,还有蓝色、红色、棕色、紫色的。

如今的埃斯塔克划入繁忙的马赛港的一部分,成了工人聚居的小镇,不再是一百多年前塞尚眼中郁闷而充满浪漫气息的小渔村。

我找到塞尚旧居,墙上只有一块低调的小标牌,小教堂依然在那,门前坐着一位负责关门的老太太,领我进去看了不久翻修的玻璃画。

无论如何,我还是很高兴来到了那里,让我近距离感受塞尚和现代艺术的精神。

image.pn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22490-1474155.html

上一篇:体用论与系统论的结合:东西方智慧的互补与融合
收藏 IP: 77.205.21.*|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23 2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