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卖鞋广告
多家电商卖鞋广告宣传自家的鞋穿着有“踩屎感”。
2.卖饮品
这几年大街上到处是卖奶茶、柠檬茶、咖啡等快速饮品的。饮品名称前喜欢冠以“鸭屎香”,如鸭屎香奶茶、鸭屎香柠檬茶、鸭屎香咖啡、丘大叔鸭屎香……。“鸭屎香XX”火爆。
————————————————————
赫伯特·西蒙(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随着信息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
信息爆炸年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谁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谁就抓住了商机。
这几年,商人偏好使用含“屎”等词汇做营销,意在努力博眼球。使用低俗词汇做营销是网络时代注意力经济与语言异化共生的一种产物。
此类行为的心理分析:
强烈的反差感可带来记忆点
引导人们将恶趣味与产品体验类比,人为制造“强刺激”以吸引注意力,形成矛盾但深刻的记忆点。
突破传统语言禁忌产生快感
打破传统文明用语规范,利用“屎”这类不雅词激发猎奇心理,满足部分群体对语言反叛表达的追求。
形象化表达的需求
确实有触感具象化传递的功能。“踩屎”能直观传递鞋底柔软、下陷的物理特性,比专业术语(如“缓震回弹”)更易被大众理解。场景的联想可强化感知。
网络亚文化的推动
年轻群体喜欢戏谑表达。互联网语境中,Z世代倾向于用夸张、自嘲的词汇消解严肃性,形成独特的“审丑”式幽默风格。
病毒样的社交传播
带有冲击性的词汇更易引发讨论、模仿和二次创作,加速在社交媒体中的扩散。
商业营销刻意设计的流量争夺策略
商家主动采用争议性词汇制造话题,例如将带“屎”的话题作为核心卖点,利用负面联想引发消费者好奇与尝试。
差异化竞争手段
在同类产品中,通过非常规命名快速建立辨识度。
————————————————————
上述营销操作合乎现代网络化商业发展规律,只是具体做法低俗,有负面影响。尽管这类操作短期内能提升传播效率,但过度依赖低俗化表达迟早会引发公众反感,最终遭人们唾弃。
————————————————————
“鸭屎香”之题外话:
任何品种的好茶配制的茶饮品都不见得比“凤凰单枞茶”饮品差,比如龙井、黄山毛峰等。
“凤凰单枞茶”独特之处在于名字里带有“鸭屎香”。“鸭屎香”过目难忘、又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鸭屎香”本身是一种茶,“鸭屎”与“香”矛盾,“鸭屎香XX”其名充满了“题外话”,起的巧妙。让人一看就形成矛盾又深刻的记忆点。
广州古代真有人因“鸭屎”而发财的。《岭表录异》(唐.刘恂):“广州浛洭县(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有金池。彼中居人,忽有养鹅鸭,常于屎中见麸金片,遂多养,收屎淘之,日得一两或半两,因而致富矣。”广州古人淘洗鸭屎,一天能得一两、半两黄金,致富发财了。 古人弄的是真“鸭屎”,现代人借“鸭屎”概念让人意识类比而获利,今人比古人高明多了。
谁能想到,送财童子会是“鸭屎”。
参考:百度
(图片取自网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