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唐朝诗圣杜甫论和平共处》
只要在中学读过语文的人,没有不熟悉和爱戴唐朝的大诗人杜甫的(公元712~770),由于他的善良和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突出表现,由于他总是将人民群众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因而史称他是“诗圣”。他的著名诗句一直为后人耳熟能详朗朗上口并且百读百爱,尤其是他的“三别”、“三吏”,深刻的刻画和记录了晚唐时期,群众生活的艰难困苦,并且为之疾呼和呐喊。
杜甫在“兵车行”中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含冤旧鬼愁,天阴雨湿声啾啾。”又把人民群众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安定的心愿,大声疾呼出来,震人肺腑。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虽破冻死心亦足。”则将诗人的“原始共产主义”的理想表露无遗,令人深深感动和钦佩。
但是,所有以上的思想境界,都与他下面一首诗中的伟大哲理无法比拟,杜甫在《前出塞九首》之六中写道: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也有限,
列国各有疆,
苟能制侵凌,
何须多杀伤。”
诗人前四句是讨论战术问题:使用强有力的硬弓箭,对准敌人为首的坐骑射去,以便达到擒贼擒王的目的和作用!
后四句则一反前面的主题,议论的是制止战争的战略性大问题!在杜甫看来:
(1)再强大的杀伤性武器,又能够杀伤多少呢?总归是有限的吧,总归不会把对方的人民群众统统杀光灭绝吧!
(2)何况,各国都有各国自己的疆土,如果大家不去侵凌他国,都能够在自己的国土里,搞好生产,给人民群众创造安定的生活条件。那么,又何苦去研究杀伤性极其强大的武器呢?
所以说,1300年前的诗人杜甫,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圣人,而且还是一位最早提出“全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原则的伟大哲学家战略家!
诚然,现实就是这样的,本来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由于工业化的进展,由于各地森林大火的此起彼伏,而植树造林的绝对抵偿不了毁坏的森林,造成二氧化碳的不断增加,地球早已经不堪重负,全世界应付天灾的力量远远不足;再有几个穷兵黩武好战的国家,在全世界制造纠纷挑动仇恨和战争,那么,这个地球还能够支持多久?
她什么时候大发脾气,将全人类予以毁灭性打击,都是一个比较现实性的问题了,世界各国都不应小看了地球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领导人,都应该好好学习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这一首《前出塞》,都应该从他的教诲中领悟出:——“杀人也有限,列国各有疆,苟能制侵凌,何须大杀伤”。的伟大哲理!
不要到处制造战争,将各国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用到自己国家的经济危机中去,给列国以安宁,也是给自己以安宁。
博主2011年7月2日纪念杜甫诞辰1299年.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永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6527-46143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