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密暗物质共有400集,此为第87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真空中什么都没有,空无一物。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并非如此,真空中隐藏着具有物理结构的物质,也具有物理实在性。现代科学认为,真空其实就是不同的场处于基态的一种状态。
科学家早就发现真空中蕴藏着巨大能量,只是人类目前还没有办法利用而已。著名的“卡西米尔实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真空中放置两块不带电的薄金属板,当两块金属板靠得非常近时,就会出现使两块金属板相互靠近力,这种力量就来自真空,准确地说来自真空中的量子涨落。真空的量子涨落本质上就是场态粒子与正反粒子的不断相互转化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场态粒子与正反粒子并没有不断相互转化,仅仅是场态粒子对称性破缺与恢复的不断相互转化。
在探测基本粒子的内部结构时,是借助于高能粒子对撞机让两个基本粒子互相撞击,把粒子击碎后,对碎片进行分析。但是两个高能粒子相撞,得到的不是碎片,而是更多的基本粒子。例如在高能粒子对撞机中,一个正电子和一个反电子相撞,会发生湮灭,实物粒子消失于真空;在能量很高的时候,则会产生大量的基本粒子。这表明真空不空,粒子可以从真空中产生,也可以消失于真空。
根据对真空的实验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真空不空,在未受到扰动时没有可观测性,但受激发的真空会产生粒子。真空具有质量、惯性等动力学特性,也具有电荷、自旋等基本粒子的性质,还具有能量特性与温度特征。然而,真空绝不应该具有任何动力学、基本粒子、能量和温度等物质特性,这些特性都是真空中所散布的隐身场态粒子所赋予的。这些隐身场态粒子是超对称粒子,未受到扰动时因其对称性而无法观测。只有破坏其对称性才能观测场态粒子,对空间进行各种扰动可以使其对称性破缺,因此就可以观测这些场态粒子。最严重的扰动是电离场态粒子为正反粒子。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12 0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