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密暗物质共有400集,此为第17集。
惯性力需要在非惯性系中才能体现出来,在非惯性系里需要引入惯性力才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否则加速度找不到施力源。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解决了非惯性系中物体的动力学问题,使非惯性系的计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准程度,但相对论仅是非惯性系受力分析手段。
相对论的神奇在于能够计算出各种质增、尺缩和钟慢等相对论效应。然而绝对运动无法测量,运动速度完全取决于参照物。相对性思想涵盖三要素,观察者,观察对象,参考系。实际上观察者与观察对象是相互的、相对的,两者互为观察者并互为观察对象。
物质运动是相互的,相对的,如果存在相对论效应,那么一定是同时出现质增、尺缩、钟慢效应,而且质增、尺缩、钟慢效应也是同时消失,这意味着质增、尺缩、钟慢效应是等价的,没有区别,那么都同时质增、都同时尺缩、都同时钟慢就失去了意义。
两个惯性系相对运动,运动是相互的、相对的,如果认为相对论效应不等价,那么就会出现都认为己方惯性系存在钟慢、尺缩、质增效应,对方惯性系不存在钟慢、尺缩、质增效应;或者是出现都是认为对方惯性系存在钟慢、尺缩、质增效应,己方惯性系不存在钟慢、尺缩、质增效应,这样就存在了不可调和的自相矛盾。
物体绝对速度无法确定,而相对运动速度的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每个物体的相对速度都有无数种。任意两个不同物体的相对运动与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力无关,更不可能使物体、空间和时间相互作用或耦合。同一个物体、同一片天空、同一段时间,仅仅因为参照不同的物体运动就变成不同的物体、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参照物的选取仅仅是人类主观意识,人类主观意识可以随意切换参照物。在随意切换参照物的同时,同一个物体的质量随着人类主观意识不断地切换,同一片天空随着人类主观意识不断地伸缩,同一段时间随着人类主观意识不断地长短变化。尤其是,时间长的人在多出的时间里如何观测时间短的事物?这里存在客观的不统一与主观的不一致,采用数学计算是无法调和这里数不尽的矛盾。
如果存在相对论效应,那么多惯性系内的质量、时间、体积都异常混乱。不同参照物选取致使速度不同,相对论效应混乱不堪。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7 0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