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叟王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铮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华东师大、中国科大教授

博文

中国科学家为气候保护工作的一个侧影

已有 4397 次阅读 2007-8-30 13:3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讨论气候保护的一周

 

我规定我的学生某个工作日都需要记学术日志,这样让自己记住研究过程,自己和未来的同学少走弯路,同时也使自己保持一种学术兴奋。放假了大家都不记了。我公布我最近一周的学术日志。一方面提醒学生开学了,该恢复了;另一方面也许为人们留下中国为解决碳排放问题做科学努力的一个侧影。

2007-8-21

整天都在修改就碳排放问题给中央的报告,就中国减排的区域差距和可能性提出了意见,不过感到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而且感到中国减排研究应该落实到区域层面上,晚上躺在床上一直在想浙江为什么碳排放明显低于江苏,就因为浙江缺少能源,结果市场机制发挥了作用?西北地区的人均碳排放数值高,是否意味着促进技术进步、改变消费习惯,我们有减排潜力可挖。

中午,赵晨来办实习结束的证明,我对她表示希望她回美国后收集美国资料,进一步比较中美减排的民间想法。

 

2007-8-22

院里反馈了专报信息。我做了最后修订,明确提出“合作优于对抗”:

在模型中,引进了各国之间存在自发的共同寻优的博弈行为。模拟结果显示,各国通过采取一定方式的合作减排将比不实施任何减排政策有利。合作情景可以使2100年全球碳排放比2004年减少7.29%,全球碳累计排放量比不减排基准情景少排58.89%。合作情景里温度上升比较平缓,到2100年温度上升2.18℃,而不减排情景下上升将达2.89℃,即合作减排比不合作减排少上升了0.71℃,并且合作情景下全球累计福利效用也比不减排的基准情景高出1.34%。不过这个数值不高。如果就这个数值,全球化那么多精力减排值得吗?当然,我们的模型。并没有考虑损失。就这个问题与薛俊波、孙翊展开的讨论。

(以下具体对策省略)

 

2007-8-23

黄铁青博士不错,他对就我们要开展的项目中课题1技术路线的担忧是对的,我对我们计划研究内容重新做了推敲,现在把政策模拟器问题集中起来,但是如何动态化CGE问题仍然感到不明确。对白春礼院长提出的增长-排放曲线问题,我现在感到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引入产业结构影响,现在我们的工作都是不能明确考虑产业结构的。江苏、浙江的差别,可以作为案例研究。还有上海,不改变产业结构,碳约束突出,改变,怎么改?这个问题是开学后的重点。

昨晚看了《中国史研究》的一篇文章,刘屹先生写的《盘古神话:史料新读》。夜不能寐。思考了中国人的起源问题。实际上最初的文明发育于稀树湿润环境,这里似乎才有大规模剩余农业产品形成文明发育的物资基础。多树环境,采集剩余大,农业发展不了,无树环境,物资供应不足。我国符合这种条件的是黄土高原,但是土壤条件差,这么看,这种地理条件的确决定了中华文明外来,中国人的文明主体外来。

 

2007-8-24

修改朱永彬论文。边改边思考这个模型怎么嵌入Nordhus系统,关键是技术进步的内生化,没法解决。

堂弟从老家从孩子来上大学,晚上陪他们,没有看书。与他聊了,老家居民的碳消费概念,在西部省区中,云南的人均排放率低,值得思考,是水电的原因吗?

 

2007-8-25

星期六,假期,也就不开讨论会了。与李兵谈论文,希望李兵知难而退,不作天气金融工程,数据不容易获得,还是急国家所急。再次告诉李兵如何用期货思想讨论气候保护。

 

2007-8-26

星期六、星期天,看易中天教授品三国。易中天先生的旁征博引,的确讲得好。但是,忽视了曹操对人权的侵犯和回避了诸葛亮“内修政治”思想的重要性。他把历史作为个人品质看待而忽视社会选择。为此,动手写了《偷看历史:三国》。不过有个问题不清楚,地理环境怎么起作用影响三国历史。

写完了我的子课题计划书。

 

2007-8-27

下午与孙翊就地理环境与三国问题讨论。按我们早年研究,当时的胡焕庸线应该更西,这样影响蜀汉经济的应该是气候突变。这是一个人地关系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进一步想,全球变化是以突变形式还是以渐变形式发生?1816年,安徽六月下了雪,1820-1830发生了突变,不过是变冷。今年,北京阴历六月也下雪了。

晚上收到黄铁青处长转来的白春礼院长讲话,我看了:1.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领导不知道[因为发表专业杂志,自己宣传不够]。2. 新的要向结构稳定性问题倾斜。关了计算机,思考了这个问题,看来要开讨论会。

今天收到何琼的email,放心了。她走后,看了她博士论文的徐伟宣、王毅二位所长都埋怨我为什么不留她。他们不知道我的苦口婆心。我有时会想,真不该招女生读博士研究生,她们在关键时候会自己放弃“自我”,放弃自己的事业追求。

 

2007-8-28

上午我到地理研究所校对文章,是讨论地理计算的。由于忙于找课题,最近半年几乎不读期刊文章了。国际上新的科学研究动向有些把握不住。

下午参加国际能源基金会项目论证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气候保护了,这使我想到1999年申请这方面课题的困难,当时在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WWF都碰了壁,更气愤的是2000年我提出要研究减排问题,与某个官员的冲突,至今我被他主管的部门边缘化。

这个会议,都是大面上的讨论,没有人提出科学关键问题,讨论他们计划的问题如何深入时,许多专家发了言水平。我提出他们要注意“是气候适应还是气候保护?是研究规律还是研究对策。”我还提出当前中国要研究国际合作问题,这样才能化波动为主动,只有茅于轼先生响应。会议提到消费结构和市场化对排放强度的影响,前几天的浙江、江苏问题,应该是市场化导致的。

    今天整天用电话、短信与资环局黄处长讨论“气候保护课题”,确定了课题重点。我们认为当前要研究增长与排放动力学特征、气候保护最优模式问题,我特别推崇金红光教授提的气候保护技术路线和我与王远飞教授讨论的减排的区域技术重点问题。很高兴取得了一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11-6665.html

上一篇:关于中国人早期历史的外行想法:从科学与管理学角度偷看历史之三
下一篇:读书如走路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