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叟王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铮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华东师大、中国科大教授

博文

学问不能这样做!

已有 4069 次阅读 2012-7-4 06:59 |个人分类:我也说文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考古, 学者, 韩国

学问不能这样做

 

“韩国学者”李赞九最近认定中国古币上的文字状纹路刻痕,类似韩文“钱”字,由此断定,“发现了早在3000年前已经开始使用韩字的依据。”“可能是3600年前”的。韩文可能不是由蒙古文字等其他国家文字模仿而来,并不属于阿尔泰语系。而韩字也在世宗大王创建《训民正音》(1443年)之前已经出现了”。

李赞九的这个研究成果,显得毫无逻辑的。首先,这个钱币上的所谓“字”就仅仅是二三段横线与纵线,这在本来就是矩形构成的钱币上,很可能作为花纹刻上,因为这样最方便。如果是李赞九的九,可能还有点复杂,就几个横纵线,怎么可以认为是文字。当年我当知识青年,给小学校盖厕所,砌好墙体,外面用泥巴顺便一抿,干了,墙面就会受矩形土砖的影响,形成横线与纵线,连起来就像这里的所谓韩国文字,难道我们的厕所是韩国人的祖先盖的,上面写满了韩国的“钱”字?其次,韩国世宗王创建《训民正音》于1443年才公布现在的韩文,众所周知,韩文表达科学内容需要借助汉子,如果早在3600年就有韩文,那么那2100的韩国文化就十分停滞不前,尽然不能用这种发展了3600的文字表达完整的科学内容,这也太丑化了韩国文化的进化速度?丑化韩国人的智商了。我相信,1443年前可能有韩国字符,但是决不是3600前的,因为2100年间的文化发展,尽然没有系统的表现,钱币刻痕成为文字存在“孤证”,不可想象。

李赞九这种狭隘的民族心理,就像他们的某些民族成员,要弄一个“主体”主义,按主体的习惯思维,把世界其他民族的发明说成自己的,热衷“孤证”上的幻想,是一种完全的非理性、非科学思维。我想说“韩国学者”李赞九,学问不能这样做,一些哈韩族,跟着李赞九一类“韩国学者”,只会贻笑大方。任何学者,不能当主体型“韩国学者”。

 

韩国人认定的文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11-588711.html

上一篇:请教:关于拒接邵逸夫楼
下一篇:区域进化与枢纽网络结构
收藏 IP: 210.73.4.*| 热度|

4 鲍海飞 陆俊茜 吕喆 蔡庆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08: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