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宇宙生成论中的混沌3----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7

已有 3045 次阅读 2014-3-9 07:26 |个人分类:科研科普|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宇宙, 混沌, 禅宗, 机锋

禅宗的机锋:混沌未分时如何?

 

   禅是中土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是梵语Dhyāna音译“禅那”的简化,梵语Dhyāna的意思是思惟修、静虑,因此也可以音意兼顾译为“禅定”。禅宗是汉传佛教的主导宗派。佛教是种以万法皆空来灭人生之苦的世界性宗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在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二世纪的汉朝或更早传入中土。在中期鼎盛时期的唐朝,中土佛教形成十余个宗派,禅宗是其中之一,并传往韩国、日本等。禅宗典籍如《古尊宿语录》和《五灯会元》等都记载禅宗在西天有二十八祖。初祖摩柯迦叶在灵山会上见释迦摩尼佛拈花适中而破颜微笑,因此得不立文字的教外别传。西天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来中土,成为禅宗中土初祖。传至五祖后分为南、北两宗,最终主张“顿悟”的南宗取得主导地位。后人所说的禅宗往往是指禅宗南宗。

 

   禅宗追求开悟。我们从门外理解,就是让心境处于自由自在的状态,超越世事浮云,不受物扰,更不为己悲。为此就需要摆脱一切束缚,特别是成见对思想的束缚。虽然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但传播过程中特别是师徒授受的传心与破执也很难离开文字言语。机锋是禅宗的重要教学内容,重要的机锋形成了公案(得道前辈的言行范例)的主体。所谓机锋,就是在适当时候给人以语言刺激,以帮助人们开悟。

 

   佛学典籍《五灯会元》多处利用天地开辟之前的未知混沌状态的来破除人们的成见。“混沌未分时”可以认为是宇宙生命的源头,就像禅宗一些机锋中常用“父母未生时”表征个人生命的源头。《五灯会元》记载几则这样的机锋,恰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禅宗机锋的基本类型。

 

   有些机锋回答的字面意思若隐若现。如卷四灵云志勤禅师条目有下列对话

   长生问:“混沌未分时含生何来?”师曰:“如露柱怀胎。”曰:“分后如何?”师曰:“如片云点太清。”

问未有天地之前生命怎么来,答好像龙形柱子怀胎,推测是蓄势待发的意思;再问天地开辟之后怎么样,回答用《楞严经》第九卷佛的话“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似乎是说生命在像天上微云那样不起眼。

 

   也有些机锋是不答复,包括重复问者的问题或干脆反问回去。如卷六大光居诲禅师条目有问答

   问:“混沌未分时如何?”师曰:“时教阿谁叙?”

这也算是种破执的方法吧。

 

   还有类机锋字面意思比较清楚,与问题也有些关联,似乎也合乎常理。例如卷十三育王弘通禅师的问答

   僧问:“混沌未分时如何?”师曰:“混沌。”曰:”分后如何?”师曰:“混沌。”

不论混沌分前分后,自然都是混沌。但应该注意,这两种混沌其实有很大差别。禅宗似乎很推崇这种“否定之否定”的模式。《五灯会元》卷十七青原惟信禅师条目:“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不仅参禅如此,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例如,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主张,“要真正打好基础,有两个必经的过程,即‘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的过程,‘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这里的先后两个“薄”也不可同日而语。

 

   另有类机锋回答的语义不合事理,或者答非所问,甚至离奇不着边际。卷十六夹山灵泉自龄禅师的对话

   问:“混沌未分时如何?”师曰:“春风。”曰:“分后如何?”师曰:“春日迟迟。”

混沌未分时没有天地,自然也没有春夏秋冬四季,也没有空气流动即风,因此难解回答“春风”何意。至于分后的情形,回答用了《诗经·小雅·出车》中的一句诗,也看不出与问题的关联。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0220-774323.html

上一篇:宇宙生成论中的混沌2----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6
下一篇:唐宋诗词中的混沌1----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8
收藏 IP: 116.232.61.*| 热度|

1 汪秉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