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组会变得更好
2012-1-6 17:55
阅读:18291
标签:研究生, 本科生, 实验室, 莫斯科, 出色
无论是以前在北大数学学院,还是现在在清华生物信息实验室,都有一周一次的组会(seminar)。组织形式都是类似的,主要内容就是每周安排一名研究生或者博士后汇报工作,包括文献报告和自身研究进展。只不过在数学学院的时候,组会通常被称作“讨论班”。同时,除了报告,组会成为组员定期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
因此,不管是组织相对松散、更强调个人思考的数学,还是当今以实验室文化为主导的科学,组会都是不可或缺的科研活动,也都承载了很多重要的功能。甚至毫不夸张地说,组会的水准基本体现了该研究组的水平。组会开展的越出色,组会上的讨论越有质量,那么研究组的产出也一定会越优质。
这样的案例有很多。例如,大家知道前苏联的数学实力超群,特别是莫斯科大学,当时大师云集,并涌现出很多影响巨大的数学成果。当时莫斯科大学的一大特色就是讨论班开展得极其出色。莫大的本科生从大一大二开始,就有助教组织的基础课讨论班。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校更是要求学生至少参加一个学术讨论班,让学生比较早地参与学术训练,并由此决定日后的研究方向。到了研究生阶段更恐怖,研究生不用上课,而是一上来就参加讨论班进行数学研究。莫大的讨论班门类齐全,并且组织者都是一流的数学家。通过讨论班的训练,莫斯科大学的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而且也得到了严格的思维训练。这里要提到概率论公理化的奠基人柯尔莫哥洛夫,据说包括概率公理化在内很多重要的概率成果就是在讨论班上形成的,不得不让人感叹!
这里再分享一个科学领域的见闻。我在北大的一个师兄去年在哈佛大学谢晓亮教授那里访问,回来之后对谢晓亮教授的组会赞不绝口。从他的描述中,“压力”是让我印象最深的词汇。对于报告人而言,要想在谢的组会上有好的表现,必须要对所讲的内容准备得非常充分,因为你会面对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科学家犀利的提问。如果是文献报告,你不能仅仅只熟悉这一篇文章,而是要查阅很多相关文献,并且对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有所梳理。这样一来,就因为这一项任务,你或许得准备好几个月,同时你也就成长为这个问题的专家。如果是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通过听众的提问,你的文章在送到审稿人那里之前,就已经接受了充分的洗礼,无形中也增加了文章被认可的几率。
当然全世界优秀的研究组有很多,也未必每个组都像莫斯科大学或者谢晓亮教授实验组那样的方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个好的组会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其作为学术交流和研究生培养平台的功能。一旦这样的文化营造好了,即便导师没有太多时间言传身教,相信学生或者博士后也可以从组会的训练中迅速成长。
今年,我所在的实验组就准备做这样的尝试。过去几年里,我了解组里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例如现在组会的语言采用英文,还有在报告结束之后安排free talk的环节。不管这种尝试是否能达到所希望的效果,个人认为总是十分可喜的,也希望实验室新年的新举措能发挥作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周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9728-526482.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