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子以外五彩遍装----姚雅欣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yaxin 哪里有危险,拯救的力量就在哪里生发。

博文

博多织钱夹(11.5)

已有 6068 次阅读 2009-11-12 00:10 |个人分类:民艺之爱|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日本, 民艺, 博多织

时常光顾的老字号窗口,衬着干燥北方接近冬日十分难得的明彻秋阳,午间得睱的女店员聚精会神地穿引着一方近年坊间流行的十字绣,那份惬意,几乎令我这不适时的顾客何忍打扰。绣品之美,绣工之精,绣心之静,赋予手工刺绣一种禅意修行的韵味,每见绣工,总觉得那份可见巧技与专注的内里连缀着多少参透人生的生活禅,编织穿引在不断的虔诚织绣中。缘此绣念,不禁想到初中时代姐姐赠我的一个博多织钱夹。
 
它以桔色丝线为主色调,间以金绿黑赭组合色纵向线条,黑绦嵌金色金属勒口。装在天然原色桧木匣内,外观清雅,“高级博多织”的行楷书法,又添几分古格端庄,与暖色调的丝织钱夹形成浓淡相宜的对比效果。精美是在粗心使用中偶然醒悟的,此后一直作为珍藏。
 
“博多”是日本福冈的旧称,这里作为九州的首府,自古以来是日本对外交往的门户枢机。相对于东海道和南海道,古代的九州名为西海道。位于西边靠海地带的九州,属于气候相对炎热的地带,自古以来的对外文化交往亦持续着不减的热情。九州岛自东而西,西向与亚洲大陆相望,通过良港与国外交流便利,博多、长崎、鹿儿岛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港口,来自朝鲜、中国、南洋、西洋的物技文化最先通过这些港口输入日本,丰富并浸润着日本的古代文明。九州作为历史上多种异质文化集聚繁荣之所,民间工艺得天独厚地繁盛,无论本土还是外来,民艺的薪火至今仍活力相传。博多织、博多木质人偶、博多曲木器皿,就是极具历史传统的典型日本民艺品,以其精良的手工制作,诠释着日本传统风尚,特别是汲纳外来工艺而为我所用并传承光大的日本民艺的坚韧品格。
 
宋代文明一直是古代日本心目中的制高点和值得参考的范本,当时渡海来到中国的日本商人,带回宋代的纺织机械和技术,于是最先在博多地方改进本国织机,优化本土的纺织技术,博多织随之而起。17世纪,统治博多地方的黑田家族向执掌国权的江户幕府将军进贡博多织品,深得钟爱,并逐渐闻名日本。1976年,博多织被指定为日本国家级传统工艺品。
 
博多织是深受日本民艺学宗师柳宗悦认同的“真正精湛的手工艺”。织品种类颇多,生产和服腰带料为主的筑前博多织声誉最著,以“博多带”闻名。材料多为绢、丝,编织手法细密、坚固、平整,有平纹、提花纹两种类型,纹样通常比较简约,或以简约呈现华丽,纹样特色隐而不彰,而是通过精致入微的编织技艺来表达,风格耐人回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博多的传统编织技术所幸未遭厄运,相反得以较好的保存。但是相较于此,博多织的染色技术衰退了,过去从植物草木中提取天然染料已不能再,为操作方便、降低成本起见,各种化学染料代替了天然染料,结果可想而知,用柳宗悦的话说,就是“以至于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俗不可耐的颜色。得了方便而失去美感的发明,使世界变丑,结果是畸形的。”不知今天的博多织是否恢复了传统染色。
 
像博多织这样古老的民艺品,中国各地民间可谓不少,但又有多少获得了博多织般的幸运呢?民艺之爱,是真正发现与拯救民艺的力量,它就在你我身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7854-270360.html

上一篇:窗子以外国庆日
下一篇:罗曼罗兰的书室与内心的自由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