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云
关于深层次信息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2025-10-2 07:10
阅读:689

      何谓深层次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是指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机构或部门利用多种手段、方法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和处理,提供信息产品或服务的有组织的活动。(《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深层次和浅层次只是一种比较感性的说法是相对而言的。深层次信息服务可以理解为相对现有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文献资源、空间资源等)提供的较深层次的信息服务。2021年至2024年,我已写过7篇题名含“深层次信息服务”的博文。我的“大印象”是:受到许多制约,“深层次信息服务“可以说是没有条件在积极争取创造条件。这类信息服务,首先得熟悉相关数据库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其次需要明晰有关概念及工作机理,再次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统计分析(通常需要持续关注)。明晰大方向的前提下(国际国内有关导向、学校发展目标),积极助力落地、生根、发芽。本文梳理近期经历的3个“服务案例”,以此“说事拉理”。            

(1)关于ESI学科服务

      图谋认为,基于ESI的学科服务是应运而生,高校图书馆顺势而为。教育部第三、四轮学科评估将“ESI高被引论文”纳入学术论文质量指标,并将进入ESI前1%作为“双一流”建设评审依据。数据库统计范围限定为文章与综述类型文献,排除编辑信件等非研究性内容。

      笔者《关于ESI学科服务的观察与思考》(https://mp.weixin.qq.com/s/baajfRw7HmCQ1q3a6IYLkg)有以下内容:

所有ESI学科:ESI百分位小于0.1的有118家高校(其中11家小于0.01,即为万分之一高校)。万分之一高校依次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12)、南京大学(13))USNEWS国内高校前11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18)  四川大学(25))有万分之一学科的有30家,有千分之一学科的有132家,有百分之一学科的有512家。清华大学,万分之一学科5个(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材料科学),千分之一学科5个(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地球科学、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

读者留言:万分之一高校的数据不对。

图谋答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计量方法的表述。2025年9月,中国内地累计有55个万分之一学科,分属30家高校。在2025年9月这期ESI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1所高校新增ESI前万分之一学科,为中南大学的工程学。另,2025年9月累计366个学科进入ESI前千分之一。参见:高绩.9所高校!新晋ESI全球前千分之一学科.https://mp.weixin.qq.com/s/FbtkxZKVyQU9daoV2gIxYA

读者再次留言:万分之一中大还没有。

图谋答复:需要注意文中的表述为“所有ESI学科:ESI百分位小于0.1的有118家高校(其中11家小于0.01,即为万分之一高校)。“单个学科没有,但综合所有ESI学科,其ESI百分位为0.0059,也就是万分之0.59的意思,因此他是万分之一高校之一,学科机构排名国内高校居TOP6的位置。中山大学没有万分之一学科,但他有21个ESI 1%学科,其中13个学科为千分之一学科,因此所有ESI学科综合表现在万分之一高校之列。华南理工大学有18个ESI 1%学科(其中2个万分之学科,3个千分之一学科)。所有ESI学科的学科百分位是0.0139,属于较为接近万分之一的高校,学科机构排名国内高校居TOP19的位置。

      除了上述互动问答之外,圕人堂成员小窗提问: 图谋老师,ESI 学科服务需要购买数据库做支撑吗?小学校没有经费购买。今年学校有个专业申硕。学校希望有一个这个专业的学科评价分析。不只是难,是还没开始做,从无到有。或者说没有一份专业权威的评价分析。

图谋答复:建议通读这篇博文。图谋.关于ESI学科服务的观察与思考.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504015.html。 简而言之,ESI 学科服务既是高校响应学科评估、提升科研竞争力的务实选择,也随用户规模扩大与应用深化,展现出强劲发展活力。其与四大世界大学排名的关联,更凸显其在全球学科评价体系中的关键价值。浙江海洋大学的实践亦证明,依托 ESI 精准施策,能有效推动学科跃升。未来,ESI 学科服务需进一步贴合高校差异化需求,在数据深度挖掘与多维度价值转化上持续发力,方能更好助力学科建设从 “跟跑” 向 “领跑” 跨越,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大学图书馆学报》2025年第3期有学科情报服务专题(又见:数智驱动与智库转型: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的实践演进与发展图景.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504147.html)。那是头部高校开展这方面工作的情况。说来容易做来难。政策、理论、工具、方法,这些都需要有根有据,久久为功。当前市场上有不少做这方面的信息服务公司。做一份较为像样的报告,通常是价格不菲的。答复上述内容之后,另外电话交流了数分钟,给出了较为贴近实际的,更为具体的参考意见和建议,我不知道是否能够有所帮助。 

(2)关于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证书

         有老师告知看到了“TOP2% SCIENTISTS”检索报告(或者说“证书”)(见:https://mp.weixin.qq.com/s/aSC4TIXWSFYiSO6T-Bh98Q)。浏览后,我的第一反应是,那种样式,实际是第三方平台做的,不是官网的。World's Top 2% Scientists (https://topresearcherslist.com/ ),该网站(注:笔者认为属于“第三方网站”)提供的是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信息(2020-2025)。我2024年关注过这个网站。World's Top 2% Scientists (https://topresearcherslist.com/ ),该网站提供的是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信息(2020-2024)。姓名检索需要特别注意(If your name is in the list but does not appear in search results, try searching using "last name, first name" or as your name appears in Scopus.)。实际测试时发现,有的检索结果关联是不准确的。比如显示的是A单位,关联的是B单位同名作者信息。有的作者,在多个年度有信息,比如2024年度有信息,显示的是2023年度。我实际测试的作者5人,有2人是正确的,其他3人是不准确的甚至是有误的(张冠李戴)。以张老师为例:“Zhang, Yi wen“ 或“ Zhang, Yi Wen“均能检索到结果,但如果是“Zhang, Yiwen”会显示为“No matching result found.“,原始榜单excel表(Table_1_Authors_singleyr_2023_pubs_since_1788_wopp_extracted_202408.xlsx)中拼写方式是“ Zhang, Yi Wen“。

       我实际面对这方面的需求,实际进行了注册体验。要得到前述推文中那位老师的状态(有“TOP2% SCIENTISTS”标识图案。),很可能需要上榜者本人在相应网站上注册了才看得到(大概率需要另行付费)。2025年9月29日,爱思唯尔服务号推文《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数据更新发布》(https://mp.weixin.qq.com/s/yMFH2J37nc57olzey7CpAw)中重申:“爱思唯尔或斯坦福不提供任何2%科学家相关的证书。”具体这个榜单,作者自证是比较麻烦的,数据集很大,且存在特殊情况。所在机构有关情况,我已经以简报形式发给学科办。有些场合需要找查新站这类信息服务机构帮背书。由我出面牵线搭桥,所在机构老师的需求,**中心愿意出具检索报告。

(3)关于一组外文文献传递请求的服务

         2025年9月28日,圕人堂群成员发出文献请求:“万能的群友,能帮忙找到以下4篇文章的获取链接吗?谢谢!”图谋实际查看了:贴出那一批,疑似伪文献。单单是获取文献线索。借助中国知网的学术搜索(https://scholar.cnki.net/)也会是比较靠谱的。我实际测试了,大概率属于杜撰的。证伪比较费功夫。假如Journal of Non-Newtonian Fluid Mechanics这种期刊,2023年真有的文献,获取文献线索不难的。知道该刊是Elsevier旗下的期刊。再到ScienceDirect平台查验,即可完成证伪。该刊312卷不存在题名相同或相近的文献。为了避免其他热心成员浪费时间和精力,特此将该条信息撤回。生成式AI时代生成的一些信息,需要谨慎对待。对于外文文献的获取。中国知网的学术搜索很有帮助。这个模块当前仍是开放使用的。图谋在“证伪”时,实际还用到了读秀的百链搜索及另外一家提供外文文献传递服务的平台。我发现了百链二次检索存在故障。故障描述:(1)检索刊名:Journal of Non-Newtonian Fluid Mechanics。(2)选择该刊2023年的文献(共120篇),在该数据集中进一步检索:标题(一个词):Generalized 。选择“在结果中搜索”。(3)所得结果93条,涉及该刊许多年份。说明这一步的“在结果中搜索”存在故障。我将有关情况(附截图)反馈给了供应商,期望改进。       

       本文中所述三则案例,从 ESI 学科服务助力高校申硕与学科建设,到全球前 2% 科学家证书的辨识与资源对接,再到外文伪文献的精准证伪与工具故障反馈,实则是深层次信息服务 “以需求为锚、破条件限制” 的实践缩影。它并非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建立在工具熟练运用、概念清晰认知与大量精力投入之上的专业赋能。当下,面对科研需求多元化、信息环境复杂化的挑战,深层次信息服务更需紧扣行业导向与机构发展目标,以务实态度破解资源、技术难题。未来,持续深耕专业能力,让信息服务从 “响应” 走向 “前瞻”,方能更好为科研诚信、学科跃升与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延伸阅读:

       爱思唯尔.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数据更新发布.https://mp.weixin.qq.com/s/yMFH2J37nc57olzey7CpAw

由斯坦福大学John P.A. Ioannidis教授团队发布、爱思唯尔提供数据支持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近日更新了2025年版本。该数据集基于Science-Metrix?分类方法,涵盖20个领域和174个子学科领域。遴选依据Scopus Author Profile(学者档案),并采用C-Score指标(包含自引与不包含自引两种情况)选取全球排名前10万,或在各子学科领域中百分位排名达到2%及以上的学者。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每年发布,包含「职业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两个部分,既关注学者全职业生涯的长期学术贡献,也聚焦其近一年的最新学术产出与影响力。该数据集被广泛用于科研工作者的学术分析与评估,旨在客观、真实地反映学者的学术影响力。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启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504397.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