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云
关于ESI学科服务的观察与思考
2025-9-29 11:31
阅读:1636

       自2015年至今,笔者立足自身所在高校实际在ESI学科服务方面做过持续关注与思考,边学边干,学中干、干中学,向方方面面学,且努力学以致用。

       基于ESI的学科服务是应运而生,高校图书馆顺势而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 “学位中心”)是国内学科评估的核心组织单位,其开展的学科评估迄今已完成五轮。其中第三轮:2012 年启动,2015 年公布评估结果,首次采用 “分档” 方式呈现(如 90% 及以上为 A 类),评估学科覆盖更全面,数据采集与分析更严谨。

      ESI 学科服务主要内容。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学科服务围绕高校、科研机构的学科建设需求展开,核心是通过 ESI 数据挖掘与分析,为学科发展提供精准支撑,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四大类:(1)学科数据监测与分析服务。基于 ESI 数据库,对特定学科的核心指标进行实时追踪与深度解读,包括:学科在全球 / 全国的排名变化、ESI 收录论文数量与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前 1%/10%)数量及占比、学科影响力(标准化引用得分)、科研合作网络(国内外合作机构 / 作者)等,形成数据报告,清晰呈现学科当前实力与短板。(2)学科发展定位与规划服务。结合 ESI 数据与学科实际情况,辅助制定发展策略:分析学科在同类院校中的优势领域与薄弱方向,识别学科 “潜力增长点”(如高被引论文所属研究方向);对比标杆学科(同领域顶尖机构)的差距,明确追赶目标;为学科资源分配(如科研经费、人才引进方向)提供数据依据,避免盲目布局。(3)科研人员精准支持服务。针对科研团队与个人,提供个性化 ESI 相关服务:筛选学科领域内的高影响力期刊(ESI 收录刊),指导论文投稿方向;预警 “潜力高被引论文”(即将进入 ESI 前 10% 的论文),助力作者优化成果传播;分析个人 / 团队的科研产出效率与引用影响力,定位合作短板,推荐潜在合作对象(如高被引作者、热门研究机构)。(4)学科动态预警与趋势研判服务。持续追踪 ESI 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方向:通过关键词聚类、高被引论文主题分析,识别学科新兴研究领域(如交叉学科方向);预警学科潜在风险,如核心作者流失导致的产出下滑、高被引论文增长停滞等;定期推送 ESI 学科排名变动、收录期刊调整等动态,帮助学科及时调整发展策略,避免错失发展机遇。

      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5年6月)。办学层次: 本科院校1365家,专科1554家。 总共2919家。先介绍一下与ESI密切相关的几种产品与服务,数据来源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网站。

2020-2024年SCIE用户数量变化情况:358,380,400,415,438。2011年为128家,此后逐年增长,至2024年为438家。

2020-2024年SSCI用户数量变化情况:201,212,241,247,251。2011年为54家,此后逐年增长,至2024年为251家。

2020-2024年InCites用户数量变化情况:239,234,242,253,261。2012年为26家,此后逐年增长,至2024年为261家。

2020-2024年ESI用户数量变化情况:243,247,254,266,271。2011年为34家,此后逐年增长,至2024年为271家。

      所有ESI学科:ESI百分位小于0.1的有118家高校(其中11家小于0.01,即为万分之一高校)。万分之一高校依次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12)、南京大学(13))USNEWS国内高校前11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18)  四川大学(25))有万分之一学科的有30家,有千分之一学科的有132家,有百分之一学科的有512家。清华大学,万分之一学科5个(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材料科学),千分之一学科5个(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地球科学、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

       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与 ESI 学科排名存在紧密联系,ESI 学科排名为 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评价依据,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数据来源方面: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的数据和指标由 Clarivate 提供,文献计量的数据则是基于 Web of Science,这与 ESI 学科排名的数据来源是一致的,都是基于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的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

评价指标方面: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中,文献计量指标占比达到 65%,且这些数据大多来源于 ESI。例如,ESI 前 10% 被引论文数占 12.5%,ESI 前 10% 被引论文比例占 10%,论文发表数量占 10%,引用影响力占 10%,ESI 前 1% 被引论文比例占 5% 等,这些指标都是衡量大学学术研究表现的重要依据,与 ESI 学科排名中通过论文数量、被引次数等指标衡量学科科研影响力的理念是一致的。

学科评价方面:ESI 学科排名按 22 个学科领域对机构进行排名,能帮助高校了解自身在特定领域的全球地位。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在进行学科排名时,也会参考 ESI 学科排名所反映的学科科研影响力等情况,二者都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QS 世界大学排名、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软科(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USNEWS(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最佳大学排名,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四大主流世界大学排名。它们的核心目标都是为高校实力提供参考,但因评价体系、数据来源和侧重点差异,结果常存在显著不同。排名仅反映 “综合实力”,不能代表具体学科实力(例如某高校综合排名 100,但某学科排名 50),需结合 “学科排名”(如 QS 学科排名、THE 学科排名)进一步分析。四大排名本质是 “评价工具”,而非 “高校实力的唯一标准”,需结合自身需求(如专业方向、就业规划、学习偏好)理性解读。

       ESI学科进位,我关注了一个具体的个案。浙江海羊大学2016年3月更名,200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4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 3 个一级学科)。浙江海洋大学在ESI学科进位方面,进步很快,且发展势头良好。2021年5月首次有学科入围ESI 1%学科,之后5年内,(截至2025年9月)已有8个学科进入ESI 1%学科,且其中两个学科为千分之五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即将成为第3个)。该校是2019年7月发布并实施“学科提升工程”,积极引导发挥学科群合力,重点培育植物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和工程学等优势特色学科,可谓心想事成,成效突出。理想状态是:单个学科学科进位与所有学科学科进位二者相辅相成,并驾齐驱。

       简而言之,ESI 学科服务既是高校响应学科评估、提升科研竞争力的务实选择,也随用户规模扩大与应用深化,展现出强劲发展活力。其与四大世界大学排名的关联,更凸显其在全球学科评价体系中的关键价值。浙江海洋大学的实践亦证明,依托 ESI 精准施策,能有效推动学科跃升。未来,ESI 学科服务需进一步贴合高校差异化需求,在数据深度挖掘与多维度价值转化上持续发力,方能更好助力学科建设从 “跟跑” 向 “领跑” 跨越,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启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504015.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