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俊、汪聪、唐勇等《提示词馆员: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下图书馆馆员的新角色》,分析了“提示词工程”的概念内涵,并与图书馆信息检索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提示词馆员的定义,最后探讨了提示词馆员的功能职责和培养建议。(李国俊,汪聪,唐勇,等.提示词馆员: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下图书馆馆员的新角色[J].图书与情报,2025,(02):78-84.)该文对提示词馆员下的定义为:“提示词馆员是一个结合图书馆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兴专业角色,专注于设计、优化和管理图书馆应用场景下大语言模型
中的提示词,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图书馆服务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新业态环境下,图书馆专业馆员的职业能力亦需要与时俱进。我自身一边观察与思考,一边实践与探索。迄今为止,我认为“提示词馆员”仍然只是一个新概念,或者是一种愿望,算不上“新角色”。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实际上人人均是新事物,人人都在“拭目以待”。人人均需要“提示词素养”。图书馆员结合自己的传统职业技能,试图找到新的职业能力生长点,这是值得鼓励的。现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涉及的变量过多,几乎人人都是“菜鸟先生”。雨后春笋般呈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令人眼花缭乱。我自身抓了几个较为典型的,进行了跟踪与体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算少,但是粗通皮毛都算不上。产品与服务本身在快速迭代升级,且分很多版本,粗分有免费的、收费的。一般情况下,免费的不如收费的好用。
我先后使用豆包、华知大模型、文心4.5 Turbo、deepseek、Gemini 2.5 Pro、ChatGPT免费版等回答“提示词馆员的概念与职责”,给我的印象是各有所长、且各有所短。我最喜欢的是Gemini 2.5 Pro版生成版(见延伸阅读)。在此基础上,我让其中几种回答“图书馆员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升提示词素养?”,个人仍觉得Gemini 2.5 Pro版生成版更具参考价值(见延伸阅读)。
综上所述,从学术定义的“提示词馆员”到个人实践的“菜鸟先生”,其间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与其过早为图书馆员框定一个新角色,不如回归专业本质,将提升提示词素养视为信息素养能力在新时代的自然延伸。这并非要求人人成为技术专家,而是在眼花缭乱的变化中,保持专业敏感与学习热情。正如文中所述,每一位从业者的亲身体验、评测与反思,都是在为未来可能成形的“新角色”奠定坚实基础。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这场技术浪潮中,最重要的或许不是我们能多快掌握完美技能,而在于我们始终保持着探索、学习与思考的专业姿态。或许当下无需急于定义 “新角色”,持续在实践中打磨提示词能力、积累 AI 应用经验,才是图书馆员适配生成式 AI 时代的务实路径。
延伸阅读:
1 提示词馆员的概念与职责(图谋注:Gemini 2.5 Pro生成)
“提示词馆员”:连接人类与AI的知识新角色
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个新兴的职业——“提示词馆员”(Prompt Librarian)正应运而生。他们扮演着连接人类用户与大型语言模型(LLM)等人工智能系统之间的关键桥梁,其核心职责在于设计、管理和优化“提示词”(Prompt),从而精准、高效地引导AI生成所需信息和内容。
核心概念
“提示词馆员”可以被理解为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信息导航员和知识管理者。传统图书馆员的核心技能在于理解用户需求,并利用分类法、检索策略在浩瀚的馆藏中找到精准的知识。与之类似,“提示词馆员”则需要深刻理解AI模型的运作原理和用户的意图,通过精巧的语言设计(即“提示词工程”),在庞大的AI模型内部知识库中进行高效、准确的“信息挖掘”。
他们不仅要确保AI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相关性,还要负责收集、整理、分类和维护一个高质量的“提示词库”,供组织或个人重复使用和优化,从而提升与AI协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主要职责
“提示词馆员”的职责涵盖了技术、沟通与管理的多个层面,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提示词的设计与优化: 这是“提示词馆员”最核心的职责。他们需要根据具体任务,设计出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的提示词,并根据AI的反馈不断进行测试和迭代优化,以达到最佳的输出效果。这包括选择合适的词汇、控制语氣、设定角色、提供上下文信息和示例等。
提示词库的建设与管理: 建立和维护一个系统化的提示词库,是“提示词馆员”实现知识共享和复用的关键。他们需要对高效的、可复用的提示词进行分类、标注和归档,并制定相应的使用规范和标准,方便团队成员查找和调用。
用户培训与支持: 作为AI应用的专家,“提示词馆员”需要为普通用户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AI的功能和局限性,并掌握基本的提示词技巧,从而更好地利用AI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AI模型评估与反馈: 他们需要持续关注不同AI模型的特性和更新,评估其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并将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反馈给模型开发者,从而推动AI技术的迭代和进步。
伦理与合规审查: “提示词馆员”在设计和使用提示词时,必须高度关注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避免生成带有偏见、歧视性或虚假有害的信息,确保AI生成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跨部门协作与沟通: 他们需要与不同业务部门的同事紧密合作,深入理解业务需求,将其转化为AI能够理解和执行的任务,并对AI生成的结果进行解读和评估,确保其符合业务目标。
总而言之,“提示词馆员”的出现,标志着人机协作进入了一个更加精细化和专业化的阶段。他们不仅是AI工具的使用者,更是AI能力的“引导者”和“激发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这一角色将在科研、教育、内容创作、软件开发等众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2 图书馆员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升提示词素养?(图谋注:Gemini 2.5 Pro生成)
图书馆员作为信息和知识导航的专家,提升提示词素养(Prompt Literacy)是顺应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不仅能革新自身的工作方式,更能引领和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AI这一强大工具。
以下是图书馆员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系统性提升提示词素养的建议,可以看作一个从入门到精通的路线图:
第一阶段:心态转变与基础认知 (Mindset & Foundation)
1. 心态从“信息检索者”转变为“知识共创者”
传统模式: 用户提问 → 图书馆员理解 → 检索关键词 → 在“已有”信息中筛选答案。
AI模式: 用户提问 → 图书馆员理解并构建提示词 → 引导AI“生成”新的、定制化的内容 → 迭代优化。
核心转变: 从寻找现成答案,到与AI合作、引导和塑造答案。接受AI的“概率性”本质,拥抱实验和迭代的过程。
2. 学习大语言模型(LLM)的基本原理
不必深究技术细节,但需理解核心概念:
它是什么: 了解LLM是基于海量数据训练的、预测下一个词的概率模型。
它的能力: 理解其在语言理解、生成、归纳、推理等方面的强大能力。
它的局限: 深刻认识“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幻觉)、知识截止日期、数据偏见等问题。这是批判性评估AI内容的基础。
第二阶段:核心技能的刻意练习 (Core Skills Practice)
3. 精通至少一个主流AI模型
选择一个模型(如 Gemini, ChatGPT, Kimi等),进行深度、持续的使用。熟悉它的语言风格、能力边界和“脾气”。就像熟悉一个特定的数据库有其独特的检索语法一样。
4. 掌握“清晰指令”的艺术——构建高质量提示词
将传统参考咨询的技巧“翻译”成提示词。一个好的提示词通常包含以下元素,可以循序渐进地练习:
① 角色 (Role): “你是一位资深的儿童图书管理员...”
② 任务 (Task): “...请为我推荐5本适合8岁男孩阅读的科普读物。”
③ 背景 (Context): “这个男孩对恐龙和太空特别感兴趣,但不喜欢文字太多的书。”
④ 格式 (Format): “请用表格形式呈现,包含书名、作者、推荐理由(不超过50字)。”
⑤ 限制/要求 (Constraints): “推荐的图书必须是2020年以后出版的,并且在国内容易购买到。”
5. 学会迭代与追问
不要指望一步到位。 第一个提示词只是对话的开始。
像进行参考咨询面谈一样追问AI:
“你刚才的推荐理由不够具体,请详细说明第一本书为什么有趣?”
“还有没有风格类似,但主题是关于海洋生物的?”
“请以更活泼的口吻,为这些书写一段吸引孩子的推荐语。”
6. 建立个人与机构的提示词库
这是图书馆员的“老本行”。将高效、巧妙、可复用的提示词,像编目一样进行分类、标注和存档。
分类维度可包括: 按业务场景(如图书编目、活动策划、读者咨询、社交媒体文案)、按提示词技巧(如思维链、角色扮演)、按主题领域等。
第三阶段:业务融合与高级应用 (Integration & Advanced Use)
7. 结合图书馆核心业务进行专项练习
读者服务:
生成定制化书单: “为一位正在经历职业迷茫期的大学生,推荐5本能提供启发和安慰的非虚构类书籍。”
解答复杂咨询: 将复杂问题拆解,引导AI分步回答,最后由馆员整合验证。
信息素养教育: 生成关于“如何识别网络钓鱼”或“如何进行学术引用”的教学大纲和案例。
内部管理:
活动策划: “为世界读书日策划一个面向青少年的线上线下联动活动,提供3个创意方案及执行步骤。”
报告撰写: 输入年度工作数据,让AI生成报告初稿。
文献摘要: 快速生成外文文献或长篇报告的核心内容摘要。
8. 将提示词素养融入信息素养教育
开设面向读者的“AI时代信息素养”讲座或工作坊。
教读者如何向AI提问、如何批判性地评估AI生成的内容、以及如何利用AI进行学习和研究。这标志着图书馆员从自身赋能走向了为社群赋能。
第四阶段:伦理素养与前瞻视野 (Ethics & Vision)
9. 培养AI伦理的批判性思维
评估内容偏见: 在使用AI时,时刻审视其回答是否可能包含性别、种族或其他形式的偏见。
关注版权与数据隐私: 了解使用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问题,并教育读者注意在提问中保护个人隐私。
倡导负责任的使用: 引导读者理解AI的工具属性,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并用于有益的创新。
10. 持续关注技术前沿
订阅相关的科技通讯,关注新的AI模型、工具和应用的发展。
积极参与行业内的交流和研讨,与其他图书馆员分享经验,共同探索AI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边界。
总结而言, 图书馆员提升提示词素养的路径,是将其深厚的信息组织能力、用户需求分析能力和信息批判能力,与AI大语言模型这一新工具的特性相结合的过程。从改变心态开始,通过刻意练习和业务融合,最终将AI内化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推动知识普惠的强大助力。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启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50178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