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圕人堂话题:图书质量与图书采购方式

已有 1150 次阅读 2025-9-13 09:33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图谋按:圕人堂QQ群9月12-13日,圕人堂部分成员就图书质量与图书采购方式展开了交流与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直击行业痛点的务实探讨,彰显图书馆人的专业坚守。特此予以整理编发。

河大王一然:现在对图书的深度挖掘很少。真正对书本身的研究,太少了。

图谋:现在是“图舒”馆。图书很大程度已成了鸡肋。

河大王一然:对,成了背景,成了点缀。特别是在大空间下。

吕品1988:图书采购方式对小图书馆,新图书馆,尤其是基础业务弱的馆很不友好。短期,一次性的采购几十万册图书,肯定会有质量不高,利用率低的书。

普罗大众:@吕品1988 如果国家图书馆或者中国图书协会可以出一份指导书目,这样的情况就会改变,就像少年儿童图书馆那样,每隔几年都会更新《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室)基本藏书目录》。

King Julien:那会要了很多小出版社的命。

吕品1988:应该很难。藏书目录有滞后性。现在纸质书的时效性,图书的上架时间,读者阅读需求的广泛性都对图书馆的采编提出新的要求。比如一些高码洋图书,少儿科普图书,画册等书就是因为太贵,个人不舍得买,图书馆才更应该采购一些。@King Julien 也可能是救命。比如联编数据库对新出版的图书审核上线有些慢了。新书出版信息获取方式落后。

碧沚东楼:书目质量还是要抓牢,但也很难,现在书目质量真的不佳。昨天做某本本地人士的纪实文学,联编中心的330就一句话本书是某某某的纪实文学作品,记录了他的一生的主要工作,等于没说。事实上他整本书聚焦于20世纪50年代他在包头和乌兰牧骑的工作经历而写,记录了很多当时包头的人和事,对包头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资料。那这些信息就需要图书馆编目员去挖掘。只有这样,图书馆的图书才避免沦为配角。

Follaw: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做图书质量评价势在必行,也是专业性体现。图书质量评价分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图书采购绩效评价,就是根据学校图书采购需求定制的功能目标等实现情况,这个在做预算和采购计划的时候需要明确,然后依据采购结果来评价,这里涉及的内容多,复杂,既包括单本图书也包括某类图书,还包括涉及某个学科专业的图书,比如医学这个大学学科或者专业,某一年的重点(核心)出版社的社版书是否采全。总的来说就是用这钱买这书多大程度上支持了学校的发展,这是从预算,从政府采购层面上说,这个会接收审计、监察监督。第二个层次,就是从图书馆服务教学科研学生成长具体说,比如说学生的美育教育的图书,有多少,更新情况如何,核心出版社,核心作者,学术著作科普著作,画册工具书情况如何。第三个层次就是具体某册图书质量评价,首先单本图书,我们要至少区分三个概念,才能谈好评价。作为出版物的图书,作为文献的图书和作为商品的图书。作为出版物的图书,核心是版权选题作者定价,但它不是商品,进去流通领域需要批发零售,文献图书强调内容价值为主的内容特特征和形式特征,商品图书是性价比是利润。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可以比较好的评价图书了。只是这个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做。我图书馆工作二十多年,公共图书馆十年,高校图书馆十几年,从馆员到馆长,也才能明白这么一点。

麦子:@碧沚东楼 @Follaw 很多事情,一旦开始不对,后面极其难校正,况且这现象涉及的面太广。另外,质量控制本来就很难。其实,不要什么评价不评价了,弄个纲目选书作为开始就可以。但我估计这里有200人听说这个就不错了,而且纲目选书要简单多了。

Follaw:@麦子 国内,实现纲目选书的前提,是采购资金的使用方式是法定的,也就是说必须通过政府采购(目前50万以上,不久可能不论金额)确定可以使用纲目选书的供应商。以往信息资源建设的有关教材所列举的采访方式,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慢慢就变成供应商提供书目来选,我们自己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性。现在这轮政府采购改革,我们还有搬回来的机会,就是研究我们图书馆馆的采购需求标准。把采访方式纳入进去。也就是通过政府采购把我们的采访方式法定,并纳入合同。图书馆政府采购,图书馆圈子研究可以说是非常少的,也不深入。有人愿意,这个选题一定可以到社科重点项目,甚至重大。

KM: 政府采购的方式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采购货物,多花点准备工作时间,采用不同的方式,应该是可以采购到用户单位心仪的货物。

普罗大众:图书馆是弱势部门,往往买不到想要的东西。

春暖花开:@Follaw 我现在正经历这个过程,特别痛苦,采招部门,招标公司,财务部门,审计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不同的看法,他们都有上级文件,但是这些上级文件都是很大的条条框框。但是我们图书馆人没有可以拿出来的规则标准,如果去套用他们的规则标准太难了,走了很多弯路。

春暖花开:图书馆资源政府采购,就光去套用政府采购品目类别是第一步,这关系到后边的采购方式,怎么去定位,每个学校资产部门都不一样。政府采购有招标和非招标两种,招标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非招标有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询价采购。每个学校又是内部自己定,政府采购网公示的中标通知书五花八门。外文数据库有国家只定的代理,而中文数据库这个行业领域还没有这样的完善的代理公司可以帮助图书馆批量采购,批量负责完成后续的服务。所以公开招标是否真的合适也有待专家们讨论给一个非常合理的指导意见。每个学校每年用在招标代理费用的钱都可以买很多资源了。哪位大师研究图书馆政府采购,求带一起弄清楚。

山间游客:我们小单位的图书馆都得自己招,自己写招标文件,自己发公告。

春暖花开:又让我长见识了,还得自己组织招标,我们都是学校统一组织给招标代理公司。我们只提技术需求和服务需求指标。但是前边怎么样的要招标哪些不用招标。这个就难了。

图谋:讨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图谋将以“圕人堂话题“形式进行编发。

春暖花开:@图谋 如果能够组建一个团队就更好啦,如果能在教育部图工委层面出一个图书馆资源政府采购指导意见,那么对整个图书馆界的工作是一个开拓性的工作。也给高校内部去协调工作有了一个坚强的依据。而不是都是口头上频于解释,频于争取政策,而图书馆又是弱势群体。能成立这样的团队我第一个报名参加,把我这一年来的调研以及走的弯路贡献出来。特别是数据库采购,尤其是外文数据库既有代理采购合同又有和外商的使用协议,在政府采购模式下如何去融合一起。

图谋:圕人堂编发专题,试图传递业界声音,让利益相关者,听见、看见,更好地感知与认知并积极采取行动。

图谋简评:

       圕人堂此次关于 “图书质量与图书采购方式” 的讨论,精准戳中当下图书馆行业的核心痛点,兼具现实锐度与专业深度。

      讨论首先直面 “图书价值弱化” 的困境:“图舒馆”“鸡肋化” 的调侃,搭配碧沚东楼编目案例中地方文献核心信息被忽略的细节,生动揭示图书从 “知识载体” 沦为 “空间点缀” 的尴尬 —— 背后是深度挖掘不足、编目专业性缺位的共性问题。而吕品 1988 提及的小馆一次性采购质量差、普罗大众对 “指导书目” 的期待与争议,则折射出采购端 “需求与供给错位” 的现实:小馆缺经验、缺标准,大馆难平衡时效性与质量,出版社生存与馆藏价值的矛盾更显复杂。

      Follaw 提出的 “三层质量评价体系”(采购绩效、服务适配、单本价值)与 “出版物 - 文献 - 商品” 三重属性区分,堪称点睛之笔,既厘清了评价逻辑,也点出专业性门槛;麦子 “纲目选书” 的提议则提供了轻量化破局思路。而春暖花开等分享的政府采购困境 —— 多部门规则冲突、代理服务不完善、外文数据库合同融合难,更是戳中 “制度性壁垒” 的要害,“弱势部门” 的无奈与对 “教育部图工委指导意见” 的期盼,道出行业集体诉求。

      整场讨论没有空泛理论,全是一线实操困惑与思考,从问题暴露(价值弱化、采购失序)到路径探索(评价体系、制度规范),层层递进。圕人堂编发专题、传递声音的举动,更让这场探讨超越 “交流”,成为推动行业共识、呼吁制度优化的务实尝试,尽显图书馆人守护知识价值、突破现实困局的坚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501709.html

上一篇:榆林市图书馆说明什么?
下一篇:“精致服务,激扬智慧”: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内涵阐释
收藏 IP: 106.111.122.*| 热度|

5 刘进平 宁利中 郑永军 许培扬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16 0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