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云
科学网图谋博客对张厚生的研究:学术史中的追光者
2025-8-8 10:27
阅读:193

       2025 年 8 月 8 日,正值张厚生先生逝世 17 周年。科学网图谋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以近 20 年的持续关注,通过史料钩沉与学术对话,构建起对这位图书馆学家的立体认知。其研究以个人史与学科史交织为特色,既还原张厚生作为改革开放后图书馆学教育首批实践者的历史坐标,更揭示其学术遗产对当代图书馆学发展的启示意义。

一、张厚生的学术背景与目录学情缘

      张厚生(1943年8月21日—2008年8月8日)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批图书馆学研究生,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目录学专业,师从彭斐章、谢灼华先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图书馆学(目录学方向)硕士之一。其学术生涯与目录学的结缘可追溯至更早:

早期接触:1963年进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本科学习期间,通过抄录卡片资料、参与《目录学讲义》编撰等,奠定目录学基础。1965年日记中明确记载目录学实践与思考。

实践积累:1972年参与北京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小型馆试用本)》编撰,1974年参加分类法征求意见座谈会,与钱亚新、李兴辉等前辈的交往深化其学术视野。

研究生阶段:1978年成为全国首批目录学研究生,系统研究目录学理论,参与编审《目录学研究文献汇编》(1980-1981年武汉大学版,1986年修订),该成果成为后续学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张厚生的核心学术贡献

1. 目录学理论与实践

理论建构:发表《论郑振铎在目录学领域的成就与贡献》《中国专题目录史》等论文,系统梳理专题目录发展脉络,提出目录学“致用传统”的重要性。

教材编撰:作为骨干成员编审《目录学参考资料汇编》(后修订为《目录学研究文献汇编》),为目录学研究提供基础文献支持,柯平教授评价其为“浩大工程的主力之一”。

分类法应用:参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撰,推动分类法在公共图书馆的实践应用,1976年借调南京图书馆开展全省公共图书馆调研,提出分类法使用说明的框架。

2. 学术传承与史料整理

史料保存:张厚生生前系统整理日记、书信、照片等史料,涵盖其与彭斐章、钱亚新等前辈的学术交往(如1977-1978年与彭斐章的通信记录考研计划)。

弟子传承:王启云(科学网图谋博主)作为其“私淑弟子”,受托整理张厚生遗留文献,发表《张厚生与目录学》《张厚生先生事迹与学术贡献》等文,系统梳理其学术生涯。

精神弘扬:通过博客强调张厚生“严谨治学、保存史料”的理念,如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撰的参与、对前辈学术理念的继承(如模仿钱亚新整理史料)。

3. 行业影响与教育实践

教育贡献:曾任东南大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硕士生导师、研究馆员,培养图书馆学人才,参与图书馆学教育三十年。

实践导向:倡导“学以致用”,关注公共图书馆调研、分类法应用等实践问题,1976年借调南京图书馆期间推动全省图书馆业务规范化。

学科史研究:通过史料整理与论文发表,为当代图书馆学史研究提供珍贵一手资料,被列入“近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学四代学人名录”。

三、科学网图谋博客的记录与传承

      科学网图谋博客(博主王启云)以“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为宗旨,通过以下方式记录与弘扬张厚生的研究:

1. 学术梳理与公开

系统总结:发表《张厚生与目录学》(2021年《大学图书馆学报》)等文,从学术背景、实践应用、研究成果及影响多维度分析其贡献,强调其在目录学发展中的承上启下作用。

史料公开:分享张厚生日记、书信、照片等一手资料(如1977年与彭斐章的通信、参与分类法编撰的记录),推动学术传承。

2. 精神弘扬与行业互动

理念传承:通过博文强调张厚生“保存史料、严谨治学”的精神,如对《目录学研究文献汇编》编撰的参与、对前辈学术理念的继承。

行业影响:博客成为图书馆学领域重要平台,引发对目录学史、学术规范的讨论,提升学科社会认知。例如,对“享年”“生卒年”等学术细节的考据,体现对学科根基的守护。

3. 学术共同体的连接

交流平台:博文引发同行讨论,推动图书馆学思想碰撞,如对智慧图书馆建设、开放获取运动的理性审视。

科普作用:通过通俗解读学科史与学术规范,向公众展示图书馆学作为“科学的科学”的价值,提升社会认知度。

四、总结

      张厚生通过目录学理论建构、实践应用与史料整理,成为我国图书馆学承上启下的关键学者。科学网图谋博客对张厚生的研究,本质上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学术对话。通过挖掘私人史料、还原学术细节、阐释精神遗产,博主不仅为张厚生立传,更为图书馆学的学科记忆注入了鲜活的个体叙事。在张厚生逝世 17 周年之际,这种研究提醒我们:图书馆学的发展不仅需要宏大叙事,更需要关注那些在历史褶皱中默默耕耘的个体 —— 他们的坚持与创新,正是学科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正如张厚生在《书苑文丛》自序中所言:“以书为伴,与书结缘,跟书打交道是快乐的;和读者相交流是互动、互惠、互赢的;在书苑里生活、学习、阅读、治学、工作和从事教学是幸运的。” 这种精神,终将在一代又一代图书馆人的传承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启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49693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