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那边让我回答:图书馆工作者真正的需求(包括学习需求和工作上的需求)有哪些?针对上述需求,“I图情”知识服务平台可以开展哪些工作?我思考了一番。除了回答上述问题之外,另外给他们补充了生活方面的需求,关注图书馆工作者的生活需求(包括健康、兴趣爱好等)。事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辅相成,还有许多工作需要重视。
我“顺道”在“i图情”平台学习了一位同行主讲的课程,受益匪浅。我向这位同行汇报了我的学习体会。恕我冒昧,我对贵校至今还未给解决职称问题,有点“义愤填膺”的感觉。对方告诉我:“学校竞争太激烈,都是大牛大咖。如果没有考虑我们这个专业的特点,图书馆的人很难闯关。”据介绍,这位同行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个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难能可贵。
近期,我曾写过《图书资料系列正高职称研究馆员简介》(https://mp.weixin.qq.com/s/bwwwU2V2g10c-LGmxTsC-w),这篇文字发布后有较高关注度,11238人阅读,65人点赞,287人转发,27人推荐。促使我写本篇科普性质文字另有隐情。其一,意在间接宣传高校图书馆的职称制度。“高校图书馆之所以在改革开放后实现快速发展,主要依靠三大法宝——职称制度、文献检索课和图工委。这三大法宝都是教育部根据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成功的制度设计,受到全世界高校图书馆的普遍赞赏甚至羡慕,是中国为全球高校图书馆事业所贡献的精彩的“中国经验”。”(信息来源: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简介.http://www.scal.edu.cn/jggk/201602020939 )其二,近期了解,某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试行评聘分离,不给图书资料系列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岗(不仅不给正高,连副高也不给),图谋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第十二条 高等学校新聘用图书馆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按照规定执行。图书馆工作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和岗位聘任制,享受相应待遇。”《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是一部旨在宏观指导的专门法规,指导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发展,规范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为避免《规程》在贯彻实施中流于形式,需要高校图书馆主管机构及利益相关者齐心协力学《规程》、用《规程》。
当前困扰业界的一个问题是,由于经费紧缩,文献资源经费及人力资源持续大幅缩减,对于免费资源寄予了过高期望,对于人力资源拼命追求“减员增效”(导致为数不多的骨干力量,1人抵N人用)。种种原因,当前的怪现象确实多。怪现象的具象化。图书馆生病了,还病得不轻。图书馆家属及亲属们商议。有的提出,该去ICU抢救;有的提出,保守治疗,顺其自然;有的默不作声,甚至有的兴高采烈,选择了CU(See YOU)。一言难尽,数言未了。作为图书馆从业人员,或多或少于心何忍?
事业发展、个人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事在人为,正常的状态需要平衡好。我与同行打交道相对较多,有些感受相对会比较深一些。我同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同行邱葵(河滨加州大学)、傅平(惠特曼学院)聊的比较多,感觉他们在这方面是做的比较好的。图书馆员的成就感、获得感是实实在在的。作为草根视角,亦试图传递一些信息,期待图书馆同人们的辛勤付出,更好地得到应有的尊重。
延伸阅读:
“I图情”知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I图情”)是以图书馆学课程为核心内容,集业界资讯、工作辅助、职业发展等信息为一体的专业网站;其依托图书馆界资深专家和各高校知名教授的经验积累及人才优势,在课程体系建设、专业知识拓展、行业资源挖掘等方面不断创新,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互联互通,建立以知识为核心的学习社区,为图书馆领域提供内容专业、质量可靠、种类丰富的线上课程。“I图情”为您带来颇具实用性、前瞻性的学习内容,连接您与图书馆学的智慧世界。 “I图情”网站吸纳了图书馆界资深专家及各高校知名教授,录制视频课程百余小时。课程涵盖了图书馆行业的多个岗位,包括参考咨询、文献采编、阅读推广、读者服务等各方面。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从业多年的专业人士,都能在我们的课程库中找到适合您的学习内容。(信息来源:https://www.ituqing.com/workCase)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启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49274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