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比较中西关于技术的两种表述

已有 2586 次阅读 2014-8-30 08:30 |个人分类:简介及学术方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技术, 黑格尔, 中西

吕乃基  

 

在黑格尔的哲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理性的机巧”。在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意为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实现了自己的目的。“那作为支配机械和化学过程的力量的主观目的,在这些过程里让客观事物彼此互相消耗,互相扬弃,而它却超脱其自身于它们之外,但同时又保存其自身于它们之内。这就是理性的机巧”。“…一方面让事物按照它们自己的本性,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削弱,而它自己并不直接干预其过程,但同时却正好实现了它自己的目的。”“人的理性的狡计使他能用其他自然事物抵御自然力量,让这些事物去承受那些力量的磋磨,在这些事物背后维护和保存自己”。自古以来,人类就是依靠这样的“机巧”在自然界繁衍生息,发展至今。

“让客观事物彼此互相消耗,互相扬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则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两句诗虽本意与技术无关,但却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国人对技术的理解。

中西的这两种关于技术的表述方式显现以下区别。

其一,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界的互相“磋磨”无足轻重,顶多“互相消耗”,或许还是“扬弃”,带有几分积极的色彩;在中国人眼中,由此必然给自然的另一部分或整体带来损伤,后果的积累和传递即导致自然的报复。

其二,黑格尔认为,这是人的“理性的机巧”,互相消耗和磋磨的是“客观”事物,与人无关,人可以“超脱其自身于它们之外”,“在这些事物背后维护和保存自己”。在中国人看来,人不能独善其身,而且所谓客观事物也都赋予生命。

其三,在黑格尔的表述中,人的意志突显,充满了支配和控制的欲望;而“豆在釜中泣”则饱含同情的伦理情怀,悲天悯人。

需要指出的是,正是把自然界看得无足轻重和与人无关,以及人的控制欲,成就了技术由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突飞猛进的发展,乃至一路高歌猛进。然而在中国自然观和技术观(当然还有其他原因)的影响下,在漫长的岁月,除了沉溺于n大发明之中外,中国的技术在近现代罕见拿得出手的成果。直至近年来技术的发展引发自然界越来越大的报复,“后天”,就在明日的下一天。时至今日,中国古人的自然观和技术观正在焕发青春,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腾飞”至今不过30余年,在环境和生态上已经付出了甚至更大的代价。我们喜欢说,中国只花了多少时间就攀到了发达国家用多少年才达到的水平,怎么不说说在生态上的问题是如何有过之而无不及呢?发展,是否一定要走发达国家的老路?

中国古人的伦理情怀是否,以及如何具有现实价值?

或许,让古人的伦理情怀与高技术嫁接,会是生态文明的可行之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823454.html

上一篇:由“和而不同”说开去(二)
下一篇:技术-伦理永恒的张力(提纲)
收藏 IP: 49.77.188.*| 热度|

8 郑小康 李轻舟 陈小润 赵美娣 马雷 胡业生 clp286 qiny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4: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