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乃基
原文发表于:
产业螺旋刍议 系统科学学报 .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iIrmkp53LzyEynrg-fN_-m3ky1hR2A9Ik1P8biQt6yj105OgZNPv4XgWqlt1kZRlSvm4WjWl7n1LqTOtxLLyrCwS2i1nWeSZzZ6l3i9yf6Tv0e4eG8fKKhbn8d-LCeXErrwcxCK6Bx2J59Qcr_FyWA4n-ZbtnN9h5wRd5W2pLt-UT1F7Ygs24v-VpPlhfkNLFjrCpXeCrXM=&uniplatform=NZKPT
网络首发时间:2025-04-24 16:27:15
此处局部有修改。引用请注明原出处。
迄今为止,自然界呈现以螺旋式和发散-收敛-涌现(简称“收发”)振荡等方式的周期性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空间越来越小,物质和能量越来越少。每一个新的螺旋依赖之前的全部螺旋,特别是邻近的螺旋。上述认识可以为理解产业及其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一、供需螺旋
产业存在形形色色的螺旋,最基本的是供需螺旋。供方依据投入产出比,需方在意功能价格比,双方均依据最小作用量原理进行博弈与合作。
各行各业都存在由供应和需求结合起来的螺旋,可以是个人在菜场五毛钱一把葱时长两分钟的一次买卖,也可以是国家在世界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场的几十亿长达数十年的交易。供应链上下游之间也是一种供需关系。
供应链螺旋的大小不一,上下不等。大小不一,其一指螺旋所涉及供应链长短,涉及多个环节者为大,环节少或只有一个环节为小。其二指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多少。这是除了提供产品和服务外,产业螺旋另一项同等重要的功能是:上班族在完成供应链内的工作获得相应报酬后变身为消费者,从而使供需螺旋成为可能。当然公司老板也消费,但消费主力无疑是上班族。一般来说上游狭窄,就业岗位少,对就业者的要求高。最近火爆的DeepSeek,其团队最大的特点是年轻和高端,“只招1%的天才。”下游宽阔,要求低,可以容纳更多人就业。在一般情况下,产能与就业正相关,因而压缩产能约等于压缩就业岗位。其三指商品/服务的消费群体多寡。供应链即使只有一个环节,也可能消费者众;反之,供应链虽然环节繁多,也可能面向小众。
螺旋之上下指位于供应链的上游还是下游,上游预期不明朗,具有较高不确定性,收益较高;下游预期明确,不确定性较低,收益也低。大小不一,上下不等的螺旋往往互相交叉、或重叠或成串,乃至套叠,在世界范围形成复杂的产业链生态关系。
螺旋可以区分为上升段和下降段。总体而言,螺旋的上升段指供给侧资金、人力、时间、知识等要素的聚集和投入,与社会之间形成某种“势”或张力,最后聚势成形,形成产品。下降段既为经需求侧实现商业化,也就是势的释放,又在消费过程中赋能消费者,以及回收资金和获得使用情况的反馈。上升段和下降段共同构成完整的螺旋。在上述过程中,商业化——随着势的释放而盈利,是供需成环进而成链的关键。
从时间上来看,相对成熟的螺旋具有较为稳定的上升段和下降段,以支撑社会整体在产业层面的常态化运行。由于原材料价格等各种因素的扰动和随机涨落,会导致螺旋间的生态关系发生变化,可能会在局部出现新的螺旋和已有螺旋的消弭。战争等社会动荡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产业退化,重大科技创新则会在全局上开启从未有过的新的螺旋:0-1,这就是收敛及紧接着的涌现。收敛乃从0刚迈出一步,犹如混沌初开,供需双方均处于某种茫然状态。涌现为1,豁然开朗,供需都看到了对方对自己意味着什么。1具有最大的势,波及此后全部1-n,n是供应链上的环节及与终极用户之间的距离。1-n不仅是链,而且是发散的树状结构。领先一步,只要没有新的0-1,自己不犯错,往往招招领先。这一点特别表现在软件业的生态关系中。充分的发散又会孕育新的收敛与涌现。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表示,“先有一个强大的技术生态更重要。”
钱颖一指出,除了n,还有N。N是单一市场的总人口,关系到产品潜在市场的规模。在互联网时代,市场和社会效益与N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除了1-n,还要考虑1-N的影响。
竞争与合作构成各种螺旋之间最重要的关系,合作是彼此间的功能耦合,竞争在于资源、市场和话语权。具体而言,大致按涉及面大小为序,首当其冲当属总体上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张力及其释放,具体而言,即投入产出比与功能价格比之博弈。DeepSeek的大模型因其优异的性价比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导致作为高端芯片供应商的英伟达等公司股价暴跌,并与OpenAI争夺客户,进而成为更多公司的模型底座,“预示着一个更加多样、贴近需求和更具活力的市场即将到来,”即使昨日之“1”也会遇到挑战。奥特曼引用一句疑似拿破仑的言论来评价DeepSeek的R1模型,“革命既非人为所能制造,亦非人力所能阻挡。所能做的,不过是静待其诸多子嗣中的一位,以胜利者的姿态,为其指明前行的道路。”DeepSeek激起的新的发散正在到来。
反之,需求疲软则将导致产能过剩,供给侧如果不思进取开拓新的生态位而是固守现状,供给侧就可能整体陷入内卷。信息茧房“猜你喜欢”消弭供需之间的张力,螺旋运转停滞,或原地转圈。
供应链上所有公司对资金和人才等要素的争夺,是种种螺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凸显金融业对于任何其他产业的特殊地位,后者将个人的作用推向舞台中心,这一点在2023年Open AI的“宫廷政变”中清晰可见。不同于那些已有的大厂竞相争夺大咖,DeepSeek招聘年轻人甚至应届生,他们较少先入之见:模型未必越大越好,数据未必越多越好。996则提供了员工权益的另类关系。
供应链螺旋内部的竞合关系,一是上下游之间,在一般情况下,在契约的基础上以合作为主。但由于上下游的“宽度”不一样,少数上游公司拥有对众多下游公司的选择权,从而激发下游公司进军上游,以在供应链螺旋中占有更好的生态位。二是在供应链同一环节同一水平上展开的横向关系,竞争色彩更浓。如果能做到(接近)垄断的程度,便可以在上下游的关系上获得较大权重,苹果公司与OpenAI的合作提供了这方面的案例。在两种情况下,行业标准及为此展开的博弈,关系到供应链的话语权花落谁家。本世纪以来,在供应链螺旋中,平台与公司的竞合关系日益凸显,其影响超越供应链,扩展到包括供需关系在内的几乎所有的螺旋。金融和平台过于强势会导致产业螺旋脱实向虚。
上述大大小小的螺旋处于更大的场景之中。唯有市场经济可以提供公平、契约/规则/标准、透明和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期的环境,使螺旋得以延续和演化。处于各种螺旋中的各级各类主体,既需要也提供真实和持续的数据。数据与场景和相关主体处于嵌入与脱嵌之间的某种状态。数据是大模型和具身智能运行与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产业螺旋不仅提供商品和服务,提供就业岗位,而且培育企业家精神。
产业螺旋在世界范围展开,各国以自己的资源禀赋参与其间,这就是全球化。国家及其联盟以各种方式和在不同程度上干预市场,乃至于直接入场,将人类的种内竞争推向更大规模和更高烈度。
此处尚需提及,因环境和生态恶化而于19、20世纪逐步发展起来的环保和生态技术。此类技术的特点是公共性/非竞争性。供方投入而得到的产出是社会效益,并不归供方所独有。烧钱而不是赚钱,供方的动力何在?对于需方来说是,其一,在一般情况下,生态和环保技术是“限能”而非赋能;其二,搭便车即可获得“功能”,如洁净的水和空气,还有宜人的环境。既然如此,需方又何必为此付出“价格”?供需双方未能形成螺旋。如果生态和环保技术不能经由种种环节商业化而形成螺旋,就难以维持运行和发挥效益,眼下人工智能的“对齐”亦然。为此,需要有包括市场竞争机制在内的制度安排,形成某种既有别于供需关系,又与之相耦合的螺旋,以维系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吕乃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148467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