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生物实验室常规安全设备和措施简介(下) 精选

已有 5819 次阅读 2015-1-31 05:10 |个人分类:科普知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安全措施, 生物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常规安全设备和措施简介(下)

蒋继平

2015130

 

我在前面的两篇博文中简要地谈论了生物实验室经常使用的一些安全设备。大家知道,设备仅是一种工具,有了工具,不能正常和合理地使用,那就是一套摆设,也就是一种浪费。美国的科研单位一般非常讲究效率,尤其是私人企业更是如此。获得高效益的根本保证就是安全第一的经营方略。所以,美国的各种部门对人身安全的保障是非常重视的,生物实验室更是重点关注的部门。为此,生物实验室有一套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的严格把关。这种严格把关的做法具体地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关键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比如说,对紧急冲洗装置和有害化学品操作柜进行定期的检查。对新装的这两套设备在第一年每三个月检查一次,第二年每6个月检查一次,假如一切正常,然后,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后,负责检查的工作人员会在设备上更新最近一次的检查数据。图一就是这样的一个检查证书。

 

1有害化学品操作柜上的检查证书。

 

2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这种定期培训通常是每两年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工作场所的安全保障。具体内容包括: A. 对伤病人员的临时现场急救,急救的内容包括,人工呼吸,心胸压挤,和伤口包扎等常规医护知识。 B. 对工作场所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的有害物品泄溜的紧急处理措施。C. 如何正确地使用灭火器D. 在灾难和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我在大学读博士的六年中,没有经历过这样系统的培训。但是,在已经任职的三个不同公司都受到过这样的培训。所以,我认为,一个一直没有走出大学校园的教授,可能缺少一些其他方面的见识和经历。

3经常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这种安全知识教育大概每半年进行一次。具体的做法是利用电视和录像带等现代交流工具,让员工观看由专业人员制备的有关安全生产的一整套程序,其中包括正确的做法和不正确的做法。

除了政府部门对安全的严格把关外,企业单位更是对公司员工的健康安全非常关注。因而,绝大多数企业的老板都会在员工的安全防护上尽力投资。他们也会严格要求员工尽量按照安全生产的规定运作。公司会主动为员工准备好各种必须的人体防护装置。下面的三幅图就是一般生物实验室为员工准备的个人防护设备。

 

2 。各种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红色手套是与高温高压灭菌锅(炉)配套使用的。从灭菌锅中取出消毒灭菌后的物品时必须带着这种手套。蓝色的厚手套是与超低温冷藏箱配套使用的。从超低温冷藏箱取物时必须带这个手套。其他的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是实验室常备的个人用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佩带那种手套。

 

3 。白大褂,面罩,长筒鞋和全身防护服。这些都是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穿戴的防护装置。这种全身防护服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扔掉。

 

4。高级面罩和全身防护服。这套东西一般只有在喷农药时才穿戴。


这个关于生物实验室安全设备和措施的系列已经结束。我希望这样的文章对国内的同行有一些益处。

顺便说一下,我写这样的文章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我的博士导师之一,他是世界知名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病理分子生物学奠基人,在62岁的人生巅峰时刻,竟然得了白血病而匆匆地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他的离世多少与他的实验室经常要接触放射性物质有关,而那个时候,他对实验室安全不够重视。第二,我个人的经历也使我对实验室安全有切肤感受。我的第一次全身麻醉和上手术台是医治我的眼睛。  我的眼睛是三级风沙眼,这样的眼睛对风和阳光非常敏感,而且,我的左眼已经出现明显的角膜疣斑,必须动手术切除(当然,主要是为了美观)。我的眼睛的损害主要与我的研究有关。我在读研究生的六年时间内,经常长时间在超净工作台前工作,那时侯,我的导师没有为我准备防护眼睛,或者说虽然实验室有这样的设备,我当时因为不重视个人的人身安全保护,没有佩带这样的防护镜就上了超净台。超净工作台不断地吹出的气流直接吹到我的眼睛里,久而久之,我的眼睛就受到了伤害。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3132-864265.html

上一篇:儿子竟然主动提出为他妹妹付学费
下一篇:从农业大学的布局看中美战略规划的差异
收藏 IP: 73.23.226.*| 热度|

6 李健 黄永义 余世锋 盖敏强 陆绮 ab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2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