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美国生命科学领域走向两极分化的原因浅析 精选

已有 7083 次阅读 2014-5-13 00:43 |个人分类:个人学术观点|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美国, 生命领域

美国生命科学领域走向两极分化的原因浅析

 

蒋继平

2014512

 

我在前不久发表了[美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就业前景正在出现两极分化](1)一文。在文章中我提到将在以后的博文中分析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为了使自己言而有信, 我现在为大家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在前面的那篇博文中,我提到美国的生命科技领域正在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个是医学方面的就业前景非常热门, 而其他生命科技领域的就业前景非常暗淡。

我对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 医学领域的就业情景看好的趋势是因为人口老龄化造成的。 美国的人口从现在开始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的阶段。 从上世纪中期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进入老龄阶段。一个普遍的事实是, 人到年龄大的时候, 身体素质就会自然下降, 生病的机会就多, 年老体弱, 需要生理照顾的机会就多。 这就为医学科技领域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其次, 造成其他生命科技领域的就业前景暗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1. 供过于求是首要原因。 各种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远远高于社会的实际需求量。生命科技领域相对来讲是一门新兴学科,自从上世纪中期以来, 曾经引起轰动效应, 各种大学都努力朝这个方面发展, 结果是在很短一段时间内就成为一个热门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学生。 这个潮流一方面是由于教育的需要,学校为了使这样的知识传承下去,必须进行这样的教育。 另一方面是因为科研的需要, 是人类探知未来的好奇心驱使的。这两者的结合, 造成了生命科技领域大量的投入, 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可是, 随着时间的推进,一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不需要这么多人继续在这些方面努力了。 具体地来说, 对生命形态方面的研究,比如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的形态学,这些都已经做的差不多了, 在这方面的发展前景已经很有限。

    第二, 生命科技领域的一些研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在自由经济市场体制下, 没有实际价值的东西很难保持生存力和竞争力,久而久之, 自然会遭到淘汰。 比如说, 生物防治是生命科技领域的一个课题, 曾经掀起过一个热潮。 可是, 事实证明, 实验室成功的例子并不一定能够在自然界获得同样的成功。大自然的环境条件与实验室是有很大不同的。 因而, 许多实验室看起来成功的生物防治方法到了自然界就不起作用。 而问题是, 大量的开创性研究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 一开始抱着希望,到后来发现不合实际。 这样经过屡次失败后, 人们认识到这个领域的实际价值非常有限, 是投资多于收获的结局, 所以, 人们慢慢地失去了对此领域的兴趣。 没有投资者,自然没有工作职位。

  1. 人才培养计划的失衡。 美国的大学除了培养本土的学生外, 还有大量来自于国外的学生。 这些学生本来不在就业的计划内。 可是, 许多外国学者完成学业后, 就留在美国工作。 这些外国学生通常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他们占去了一部分岗位, 这就使美国本土的学生就业受到挤压, 总体上降低了就业率。

    第四,生命领域的知识太多, 太细, 太专业,太复杂。  生命领域本身涉及三大方面, 即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维生物又可分为细菌, 真菌, 病毒等等几大类。 每一类都有许多分类和品种。 而且生命必须与环境共存。自然环境对生命的影响也是生命科技领域的一个研究内容, 所以, 环境生态, 气象地理等等都是生命科技领域的一部分。 生命科技领域涉及到几十个分支。 它们一般很专业,非常详细。比如说,研究植物的, 要分成植物形态解剖,植物生理学, 现在又到了分子生物学的水平。这些都是很专业化的, 一般不是容易从一个专业随便转到另一个专业去的。 比如说, 学昆虫形态学的,一般不能到需要找植物形态学的部门应聘的。

 

  1.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3132&do=blog&id=79026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3132-793869.html

上一篇:生儿养女和教子育女的区别 ---写在2014年母亲节
下一篇:手造的是房子心造的是家
收藏 IP: 74.118.233.*| 热度|

16 林中祥 赵斌 郑小康 李红莉 黄理 梁洪泽 周洲 袁海涛 杨顺楷 秦逸人 郑永军 张洋 yunmu dulizhi95 JIANHUN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