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科研人员如何应对人文和自然环境

已有 3897 次阅读 2012-6-7 07:25 |个人分类:观点交流|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人员, 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

科研人员如何应对人文和自然环境


蒋继平

201266


不管是那个专业的科研人员, 大家都必须面对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因素。人文环境是指人际关系和工作场所的规章制度。 自然环境就是科研的对象和环境。


科研领域是一个很大的范畴, 几乎包含世界的一切。 从大的方面来讲,有数理化, 历史,考古, 生物, 地理地质, 天文气象, 哲学文化, 等等。 因为这些范畴研究的对象不同,所以,不同科研领域的科研人员面对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也必然不一样。


一般来说,研究数学,历史, 和哲学文化的科研人员面对的主要是人文环境的不同,而研究物理,化学, 生物,地理地质, 天文气象和考古的人员除了必须面对人文环境外,还必须与自然环境打交道。


由上可见,不管你是哪个专业,都必须面对人文环境。 因而,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和尽量适应工作场所的规则章程, 是决定一个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效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大家一定会有同样的感受, 心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 因而,一个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必然给人好的心情。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不但效率高,而且也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要获得这样的环境, 首先要有相互关爱之心, 要多多关心和帮助别人,要学会宽容, 不要斤斤计较。 当然, 社会是复杂的, 有的时候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的结果不如人意, 人际关系仍然很糟糕, 那就得考虑换一个环境。


我自己最近的一次事件,就是人文环境对于人生重要性的一个最好说明。 前几天的一个早上, 我在实验室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有点头晕, 几乎昏昏欲倒。我告许身边的同事们我当时的感觉。 没有想到的是, 我话还没有说完, 身边的三个女性同事在同一时刻用她们的六只手扶着我的身体, 立即给我按摩。 与此同时,另一个男同事也走过来, 问我要不要去看医生。 当我告许他,我要去医院后,他立即与医院的急诊室联系, 并立即开车送我到医院去(他不让我自己开车,他担心我在路上会出事),在车上,他打电话通知我的太太。 出现这样的境况,主要是我们平时的工作环境就像一个家庭,互相关爱, 相互体贴, 几乎和兄弟姐妹差不多。


除了人文环境外,大多数专业人员还必须面对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差异很大。 这些差异会给一些科研人员带来严峻的挑战。


现在让我用几个事例来进一步说明这一点。 一个搞核物理研究的人必然面对放射性物质。 大家知道,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伤害,所以, 必须严加防护。 在这点上, 必须十分小心谨慎,万万不可马虎。 一个搞育种的人, 必须面对大量的花粉,假如对花粉过敏, 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最好及早改行。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虽然拥有园艺学博士,由于对花粉过敏, 放弃了育种工作, 又去读一个IT 硕士。 一个在化学领域工作的人,必须面对一些特定的化学品, 如果他对研究的化学品的气味很过敏,也必须换一个研究目标, 要不然,对人体是不利的,生活的质量就会很差。 还有的人对阳光过敏, 这样的人一般不适合在野外工作,所以,最好不要选择地理地质, 考古, 天文气象和农业方面的专业。还有,假如你是一位喜欢游山玩水的人, 那么, 最好的专业选择是地质地理, 考古和生物学中的物种分类鉴定。 因为这些专业必须花费很多时间在大自然中寻找数据,这对喜欢野外活动的人来说是一种享受。 当一个人的工作是一种享受, 而不是负担的话,那他的人生质量一定是不错的。 反之,则反。


总而言之, 自然环境是一个客观存在, 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 而人的个性爱好是各不相同的, 所以, 在选择专业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喜好和局限性(过敏症等), 尽量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专业。 如果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那就得尽早改行, 或者变换环境。 人文环境是人为的,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改变的。因而, 应该尽力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人文环境。 假如所有努力失败, 那就选择另一个环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3132-579453.html

上一篇:哪些人阅读CNS
下一篇:如果施一公和饶毅这样做的话会是什么效果
收藏 IP: 98.208.235.*| 热度|

9 陈安 吴飞鹏 王振亭 陆俊茜 崔全顺 彭思龙 张红光 金小伟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2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