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il反面教材☆凤雏先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baoski 鸿鹄焉知燕雀之志? 人贵没有自知之明!

博文

狂人日记(33)——研三病

已有 3549 次阅读 2008-11-1 23:39 |个人分类:不谈理想| 反面教材, 狂人日记

看了神经科学博士饶毅的一篇博文:美妙的生物荧光分子与好奇的生物化学家。我认为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推荐你也读读。

    在个文章里提到了一种“研三病”,原文如下:

“研三病”:对科学的幻灭和对科学家的悲观失望
以前,一些崇拜科学的人,常把科学家看得比实际更伟大。而得了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有隐去实情,在得奖后大谈对科学的热爱, 刻意淡化自己对获奖的重视。
现在,做科学研究的人很多,认识科学工作者的人更多。人们发现科学界很多人并不崇高。原来一些得奖的人不仅热衷于获得认可,而且为了得奖去做很多学术政治,有的不断和评选委员会拉关系,有的到评奖机构蹲点合作研究,有的贬低其他人工作。还有些科学工作者做研究纯粹为了利益,对学术不感兴趣,甚至造假。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这样导致了我称之为的研三病也就是一些水平相当于研究生三年级的人,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群体非常悲观,自认为看破科学界的红尘,愤世嫉俗,走向反面,认定为好奇而做科学的人早已灭绝,断言已经没有纯粹为科学而科学的科学家。
有些科学工作者一辈子都摆脱不了这种病,看不到科学的美,看不到科学家追求美的品味和探索真理的高尚,这不仅影响他们自己的科学研究、动力、动机,而且描黑整个科学界,甚至成为科学界的不良分子。
我近年在一些学校和研究机构讲科学研究的动力,总结有三种:好奇、敬业和求胜。为了免疫青年学子,不犯研三病、或者较早缓解,我既说明确实很多科学家做科学的动力比较通俗,但也有科学家是好奇驱动。我希望通过下村修的故事,有助于犯“研三病”者明了每十年中生命科学都有几项非常重要的、大家公认的发现和发明,从忧郁症中觉悟过来,潜心寻求好的研究方向,自强不息。

———————————————————

neil: 

    在这里说两句实话:我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和别人进行学术观点的交流和沟通了,经常逛我博客的朋友也能观察出一个规律:我几乎从不在自己博客上写我有关学术的态度和观点,也极少在自己博客上谈工作。在我看来,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在于,我和自己学术圈内的朋友存在沟通障碍,以前的每一次谈话都不欢而散。最终结果是我认为他们患有“研三病”,而他们认为我患有“极度空想症”。而这种彼此对对方的定义基本上在短时间内又都是“无法验证”的。

    考虑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都是偏执狂,每个人都固执得要命。

    我认为大伙都还是保有自己的观点比较好。

    关于研三病,很遗憾的说,我过去的很多同学和好朋友都是因为“信仰出了问题”,或者说因为患有这种病而离开学术圈的,他们一个一个的离开曾经一度让我感到非常的沮丧和孤独,可是我却又无能为力。这对我而言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我现在所唯一能做的,就是写这样一篇博客,告诫,或者说提醒你们注意保有内心的纯洁和信仰,不要轻易的被世俗所迷惑和感染。否则,离开这个圈子离开这条道路,只是迟早的事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147-204382.html

上一篇:狂人日记(32)——有什么用?
下一篇:梦魇(2)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