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bing1877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bing187717

博文

安全一体化(SSI)研究—从情报领域学者看安全信息(学)研究

已有 3284 次阅读 2017-11-4 15:2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安全一体化(SSI)研究——从情报领域学者看安全信息(学)研究说起

/王秉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今年以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慢慢开始了一个新的探索研究方向,大体是安全信息(学)方面。从安全信息视角看,安全研究应是统一的,没有“行业”或“领域”所限制的。在传统安全研究中,人们往往所限于具体“行业”或“领域”(如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灾害、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等)开展具体的安全研究,很难有一个统领所有安全研究实践领域的研究切入点。正因如此,脱离“行业”或“领域”的安全研究也得不到广泛认同。从安全信息视角,很好解决了上述困局,进而很好地实现了安全一体化(Security Safety Integration, SSI,)研究及实践。简单而言,所谓安全一体化(或称为“普遍安全”或“全面安全”)研究,是指不受“行业”或“领域”所限制的统一化、整体化安全研究,多指上游层面的安全研究。安全一体化研究是安全科学研究与发展必然趋势,是安全科学研究与实践(包括安全科学研究派别)实现融合统一发展的基础。

此外,从事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直接表征是,既在自学科领域发表研究成果,又在他学科领域发表研究成果。就安全研究而言,其本身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因此,我们应在安全领域期刊发表研究成果,也应尝试在非安全领域期刊发表研究成果,以使研究成果得到更广泛。但是,在非安全领域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实在有点难,研究主题、研究习惯、论文风格等很难得到他学科领域专家学者认可。但是,我们也要不断尝试。今年,我们在安全信息(学)方面就进行了大胆了尝试,也算一点点小突破哈!

我想,说了这么多,“上游层面的安全研究基本适用于所有安全领域,不必依托于具体行业或领域”这一观点还是得不到大家真正认同。为了侧面印证上游层面的安全研究基本适用于所有安全领域,本文举一下我们今年被情报类CSSCI期刊(更有我们学校的人文社科权威期刊)发表或已录用的安全信息方面的近期研究的审稿人的审稿(包括据稿)意见,以说明安全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具体“行业”或“领域”,最起码安全上游层面的安全研究是可以解决部分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的(其实,在发表或录用的文章中,我都用“安全”这一宏观概念,都没有具体谈“职业安全”、“生产安全”或“信息安全”等)。我想,“信息安全”这一感觉不太可能被传统安全科学研究领域涉及的领域都涉及了,其他安全“行业”或“领域”应该都不在话下啦。这也进一步表明,我们在从事上游层面的安全研究时,一定要提高格局,拔高高度,力争统领一切,不必在纠结具体“行业”或“领域”所限,真正实现上游层面的安全研究的普适性。

1、王秉,吴超.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研究论纲[J].情报杂志,2017,36(10):48-55,35.

审稿建议:

论文的选题是目前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论文所构建的系统安全学基本框架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主要的工作如下:

1)论文对系统安全学研究的框架从一个较好的视角分析了基本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对12个重要的概念做了文字描述和形式画的描述,并做了一些必要的阐述工作;

2)论文描述的2条假设和5条“公理”,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工作,这些工作对于安全学的基本框架的构建是一个较为基础的工作;

3)论文的逻辑框架基本合理。

主要的不足:

1)论文试图建立较为形式化的安全学的框架,但是对于已有的研究的文献梳理和述评不够,可以补充一些国内外的重要文献来支撑作者框架构建的价值;

2)论文的题目过长,特别是副标题加上以后,基本上是论文的标题的几个关键词,但是整体的行文有点类似申报课题的缩影;

3)论文用小写字母a,b...g放在一段文字的前面,既没有高度概括出小标题的特点,有没有起到逻辑关系的说明;

4)有很多一般通俗的常识性知识不需要在论文中用过多的篇幅说明,例如图1就是很一般的描述数据-信息-知识,只是带了一个帽子“安全”。

按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再审,并一一说明所做的修改。

2、王秉,吴超,黄浪.基于安全信息处理与事件链原理的系统安全行为模型[J].情报杂志,2017,36(9):119-126.

审稿建议:

1.补充作者ORCID(通过http://iauthor.las.ac.cn免费获取);

2.修改文摘,按[目的/意义]...[方法/过程]...[结果/结论]撰写(见投稿须知模版)

3.压缩篇幅

作者根据信宿处理信息的一般步骤,构造安全信息处理的“3-3-1”通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安全行为模型,最后在模型之上,提出系统安全行为失误分析及防控方法。创新性上与众多结果推原因不同,从安全信息处理与事件链出发进行分析。

1、文章只阐述了模型的有效性,但没有阐述在同类模型中的优势;

2、近三年文献引用较少,未能很好的体现本文作者对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熟知程度,以及本文结果的;

3、引言与摘要叙述冗余,建议删减;

4、结果创新点阐述过冗余,缺乏突出。

按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再审,并一一说明所做的修改。

3、王秉,吴超.安全信息行为研究论纲——基本概念、元模型及研究要旨、范式与框架[J].(已录用)

审稿建议:

安全信息行为研究论纲——基本概念、元模型及研究要旨、范式与框架 ,文章理论性较强,论点新颖。文章篇幅较长,建议适当文字精炼、删减相关度低内容,以压缩篇幅。文章缺少描述性案例,确实也较难加入,可对实用展望作一描述。

以上建议不知是否妥当,请回复。

4、王秉,吴超.安全信息—安全行为(SI—SB)系统安全模型的构造与演绎[J].(已录用)

审稿建议:

论文选题有很好的理论价值。主要的有点如下:

1)论文基于系统的视角,从信息和行为的两个视角分析安全问题,并分析和提炼了相关要素;

2)论文从图形直观的分析了系统安全模型的构成和关系;在此基础上用形式化数量描述了安全模型的构成要素与关系;

3)论文利用鱼骨图分析了系统安全信息缺失的主要原因。

4)系统安全信息缺失的负面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于实践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论文主要的不足:

1)缺乏实例来验证和说明模型的价值;

2)缺乏对安全信息的度量标准与安全行为的数据如何获取测量及标准的进一步说明,在逻辑上各部分之间需要有一个连接的理由。

按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再审,并一一说明所做的修改。

5、王秉,吴超.安全信息学论纲[J].(已录用)

审稿建议1

安全信息学论纲,分析安全信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内容偏学科建设。本选题非我刊重点。不录用。建议作者投他刊。

审稿建议2

补充基金项目负责人。

本文论证了安全信息学的学科基本框架,包括学科定义、学科内涵、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和前瞻性。但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

第一,在学科证成理由方面不够充分,从学科定义得出重要结论,再推论学科创立的缘由,似有循环论证之嫌,证成理由中建议进一步论述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比如和信息安全的关系。

第二,比较欠缺国外情况的介绍,此学科的设立是否已有国际共识?还是国内学者的首创?这又涉及证成的必要性问题。

第三,本文的有些表述再斟酌,比如现在摘要里的表述,再比如还有些文字错误。综上,建议本文进一步修改后再考虑发表。

文章考虑研究内容是目前比较热点的问题,文稿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按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再审,并一一说明所做的修改。

6、王秉,吴超.循证安全管理学:信息时代势在必建的安全管理学新分支[J].(已录用)

审稿建议:

补充中图分类号

论文从学科的视角分析安全管理的相关学科建设的问题,选题很有意义。主要的优点如下:

1)安全管理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安全管理的研究视角大多从技术层研究的比较多,而从行为的视角的研究非常缺乏,对于安全行为的规范制度也有一些,但是从行为(特别是安全管理行为)的证据视角看,研究基于证据的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此外,显然,循证将技术与行为综合在了一起,只管找最佳证据,极好。总之,审稿人非常支持!

2)经检索文献发现,循证安全管理应是本文作者首提,且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顺及,经检索文献发现,本文作者应该在学科建设研究方面具有很深的研究基础,可见本文研究作者的学科建设经验是十分丰富的)。循证安全管理学一般研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论文梳理已有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理论上的依据,总结了4个基本问题,具有理论奠基性价值。

3)论文分析建立循证安全管理学的学科价值、学科内容与学科性质。

4)论文对于学科建设的百家争鸣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主要的不足:

1)循证安全管理学的整体分析与一般的安全管理学的异同需要进一步的列表比较;

2)循证安全管理学与证据理论、证据学有和异同,需要列表比较;

3)循证安全管理学从“学”的高度还需加强:循证安全管理学本身的理论有哪几个?循证安全管理学的方法有哪几个,不能“拿来主义”。

按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再审,并一一说明所做的修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953670-1083765.html

上一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厚”著《安全文化学》出版推介
下一篇:安全科学是一门忧郁的科学?
收藏 IP: 110.53.16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