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lijiang 分享以科学家为对象的研究论文

博文

任何定量指标都难以取代期刊影响因子

已有 4162 次阅读 2016-8-5 09:0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altmetrics, 同行评议, 中位数, 期刊影响因子, h5指数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小编并非期刊影响因子的粉丝,但与脱缰的同行评议相比,现阶段期刊影响因子不失可靠。再一次被一个宣传可能取代影响因子的指标刷屏之后,小编决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写点什么。

期刊影响因子是什么?

        1963年,Garfield & Sher正式提出“期刊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起先是为了使SCI数据库选刊时更具有操作性,到后来逐渐被世人所认可,现今成为了JCR期刊引证报告里用于测度期刊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的测算公式为:某期刊在2016年的影响因子=该期刊2014和2015两年发表的论文在2016年被引用的次数÷2014和2015两年发表的论文之和。期刊影响因子综合考虑了发文量和被引次数两个因素,本质上是一个均值型算法,即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

中位数能取代影响因子吗?

        不能。昨天,Nature刊出的文章提出了中位数的思路,即用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的引用中位数评价期刊影响力。本质上,中位数是一个分位数算法。当总体频数符合标准正态分布时,算术平均数与分位数相等;当总体频数不符合标准正态分布时,二者不同。尽管二者存在差异,但是与平均数相同的是,分位数依然受“被引次数”左右。“被引次数”存在的缺陷,在期刊影响因子中存在,在分位数中也存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谈何取代?

谷歌h5指数能取代影响因子吗?

        不能。如果某期刊在过去5年内所发表的论文中,至少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那么该期刊的h5指数就是h。h5指数是在h指数的基础上添加了5年的时间窗口限制。H5指数是一个掐尖儿式算法,只考虑被引最高的那一组论文。h5指数也综合考虑了发文量和被引次数两个因素,与期刊影响因子有差异(各有优劣),但并无本质不同,谈何取代?

Altmetrics能取代影响因子吗?

        不能。Altmetrics基于社交媒体(Facebook、Twitter、G+、Mendeley等)的转发与评论评价学术论文的影响力。Altmetrics评分的用户群体是社交媒体用户,而期刊影响因子的评分用户是科研工作者。因此,与养生、投资、娱乐等社会热点话题相关的研究,能够轻易在社交媒体上获得很高的评分,而NgAgo-gDNA技术并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前沿科学研究内容与大众都能懂的科普知识有相当一段距离,因此,Altmetrics从一诞生就跟期刊影响因子并无交集,谈何取代?

有没有指标能取代影响因子?

        有。与期刊影响因子类似的定量评估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指标还有很多,但小编认为,能取代影响因子的指标唯有受严格控制的同行评议。早在70年代,F.Narin就勾画了各学术评估指标的客观度(图中的横轴)与真实度(图中的纵轴),理想的学术评估方案是采用受严格控制的同行评议。F.Narin是何许人也?大名鼎鼎的谷歌创始人L.Page与S.Brin曾向F.Narin公开致谢,正是因为受F.Narin提出的加权被引次数的算法的启发,他们才发明了PageRank算法。

        在操作过程中,同行评议极易受金钱与权力的侵蚀。于是,我们索性采用客观的评价指标。尽管定量评价指标的导向可能会出现偏差,但作为一名青椒,为了能获得更多的生存与上升空间,小编极力支持以期刊影响因子为代表的定量评价。只是,在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参见莱顿宣言)。

参考文献Time to remodel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Nature and the Nature journals are diversifying their presentation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Nature, 535, 466 (28 July 2016) DOI:doi:10.1038/535466a

文字编辑:李东

图片编辑:李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792012-994638.html

上一篇:科研合作中,女性受歧视吗?
下一篇:零被引论文都是垃圾吗?
收藏 IP: 61.149.27.*| 热度|

4 许培扬 刘立 刘全生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2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