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lijiang 分享以科学家为对象的研究论文

博文

“背靠背”论文 精选

已有 149876 次阅读 2021-11-17 10:4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06ea02f2a20882706ea296561cc130c3.jpg

注:图片来源于谷歌(侵删)


“抢发”论文


在当前学科领域精细化,学术分工明确化的大语境下,多个科研团队针对同一主题进行研究的情况并不少见,合作与竞争是团队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时间赛”目前是同一领域不同团队之间进行竞争的重要模式,这一路径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表现得分外明显。随着科技进步与竞争加剧,科研人员能否赶在第一时间发布观点,成为各团队争取学科内话语权与相关资源的重要路径之一。由此引发的“抢发”、“剽窃”等负面影响也让科研人员在参与各类学术会议时瞻前顾后,使得效率大大降低,破坏了学术交流的本意。


什么是“背靠背”论文?


“背靠背”论文是back to back papers的直译,英文也会表述为Companion Papers。《中国科学报》把“背靠背”论文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一团队,同时在同一期刊投稿多篇关联性论文;另二类是不同研究团队在互不知晓对方具体研究内容情况下,各自独立完成关联性研究,并同时在同一期刊发表[1]。


期刊对“背靠背”论文的理解


有关“背靠背”论文的具体要求,通常出现各个期刊的投稿事项中。例如,美国遗传学学会期刊GENETICS要求[2]:在使用共享原始数据或共享作者的前提下,从不同角度思考相近主题的两篇论文,才可作为一组“背靠背”论文投稿以同时发表;Elsevier旗下的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指出,作者必须告知编辑他们希望分两部分发表他们的作品的原因[3];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则直接表示出于自身期刊的“精简”风格考虑,他们对“背靠背”论文的审核会更加严苛,即接受一篇论文并不能保证接受另一篇论文[4]。

期刊的编辑与审稿人在审核“背靠背”论文时,会拿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两篇论文必须要满足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逻辑,对读者来说能产生1+1>2的效果,才能顺利发表。因此,在审稿过程中,审稿人面对相似度高度一致的稿件,可以对最终结论进行多重视角的验证,便于做出最终决策。


“背靠背”论文缓解“抢发”现象


“背靠背”论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抢发”现象。根据《中国科学报》的访谈结果显示,近年来在科技期刊上选择以“背靠背”论文形式发布成果的科研人员数量开始增多,不同团队之间选择合作。他们将研究主题相似、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关联性,但又能独立成篇的论文,同时在同一期刊发表[1]。无论是出于主观意愿还是客观要求,在解决团队之间的恶性竞争问题上,“背靠背”论文起到了有效作用。


避免“抢发”,为什么不用预印本?


预印本作为科研人员发表相关成果、维护自身利益的出版形式,目前已得到广大科学家的认同与使用。作者通过在相关平台如arXiv, bioRxiv等进行发布初步成果,即提前宣布认领研究主题,避免后续争端。但目前对于预印本平台发布的成果,尤其在文章可信度和质量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背靠背”论文作为正式的期刊出版物,具有预印本平台无法取代的优势。

最后,我们在 Web of Science 和 Google Scholar 中检索“companion Papers”和“back to back Papers”时,尚未发现标题中含有该检索词的论文。所以,“抢发”的机会来了。



屏幕快照 2020-02-28 下午2.02.02.png

[1]  田瑞颖.“手拉手”发表“背靠背”论文,学术的繁荣还是内卷.《中国科学报》.2021-11-04

[2]  GENETICS.Article Types.https://www.genetics.org/content/article-types

[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Guide for Authors.https://www.elsevier.com/journals/international-journal-of-impact-engineering/0734-743X/guide-for-authors.

[4]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Guide for Authors.https://www.elsevier.com/journals/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0012-821x/guide-for-authors





















屏幕快照 2021-06-01 下午3.18.11.pn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792012-1312771.html

上一篇:“第二审稿人”现象
收藏 IP: 36.154.209.*| 热度|

7 曾杰 王兴 黄永义 武夷山 姚伟 宁利中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0 0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